战国散文文体研究
【摘要】:本文以战国散文文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文本包含出土文献、传世文献中的散文作品以及史传散文中著录的成文,系统地探讨了战国时期散文文体的大致风貌。其中涉及的散文文体有论、说、命令、律令、檄、谏、议、对、表、盟、誓、诅、祝、书、传记、典记等多种,论述的内容涉及到这些文体的概念辨析、溯源分类、体制特征、风格风貌、文化意蕴、嬗变历程、后世影响等。
本文的绪论部分简要交代文章的选题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和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等。第一章主要论述战国时代的名称、分期与特征、文体的概念与分类,战国散文的基本概况及其文体分类,探讨战国散文在文体分类与界定时的特殊性与解决方法。第二章以战国论体为研究对象,认为战国论体文按照体式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语录式、对话式、寓论式、专论式和解注式五种。第三章以战国说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国游说、传说和小说的概念、体制和风格特征。第四章以战国诏令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战国命令体、律令体和檄体的概念、体制及后世流变。第五章以战国奏议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战国谏体、议体、对体和表体的概念、体制及写作特色。第六章以战国祝盟类文体和书牍类文体为研究对象,探讨战国盟誓载书、诅祝文及书信等文体的大致风貌。第七章以记体文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战国传记、典记的概念、写作规范与风格特征。
通过上述考察,本文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第一,战国时期是散文文体进一步发展和成熟的时期,尽管后世多种文体在此时还没有出现,但其文体功能、体式及风格特征已经逐步显现并不断成熟。
第二,战国时期各种散文文体的创作以论体和说体最为丰富,占据了诸子散文和史传散文中的绝大部分。战国散文以议论、记叙为主,抒情散文颇为少见。在体式上既有思路多变、不拘一格的诡异之文,也有大量形式单一的公式化文章。
第三,多种战国散文文体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记言服务,记言是文章的主体和精华。
第四,在艺术手法上,各种文体的散文都注重修辞,尤喜对偶和引经据典,不以推理为能;又其语言风格多样,虽不乏瑰丽之辞,但总以简明洗练为主。
第五,战国散文中的虚构成分日渐增多,是其文学性显著提升的重要因素。先秦散文经历了由记述到告述和追述,再到表述和论述,最后到注述和拟述的过程。战国时期是记述、告述以及表述和论述日渐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也是拟述正式出现的重要时期。拟述的出现,对于文学走向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