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前后中央和切口周围角膜组织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摘要】: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 Phaco)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较理想的方法,它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主要区别在于手术切口小、切口具有自闭性,术后散光小等优势,手术后大多数患者无需缝合,术后很快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近年来应用于眼科的共聚焦显微镜可以对角膜进行活体、三维、实时和连续的非侵入性扫描检查,它可以在细胞水平观察角膜的动态变化,对角膜各层细胞的形态、数目进行直接、准确的测量,使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在细胞学水平活体、动态观察人眼角膜的变化成为可能。目前在国内外未见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中央和切口周围角膜各层细胞变化的报道。
本研究旨在应用角膜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e through focusing,CMTF)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中央和切口周围角膜各层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以分析手术创伤对角膜各层细胞的影响及角膜修复的规律,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本研究选择2004年7月至2005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名(60眼),平均年龄71.1±3.28岁,其中男性33眼,女性27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1月、2月、3月检查裸眼视力、眼前节情况、眼底、测量眼压、角膜厚度以及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中央和切口周围的角膜厚度、角膜细胞形态以及各层细胞密度的变化。
现将研究结果简述如下:
1.老年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后基质细胞密度均低于年轻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的角膜厚度和上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
|
1 |
邓奋刚;提高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疗效的体会[J];临床眼科杂志;1994年03期 |
2 |
乔丽萍;孙惠敏;赵少贞;杨柳;袁佳琴;;LASIK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J];眼科新进展;2011年03期 |
3 |
武彩霞,李巍,刘玉峰,李承新,卢宁,万业宏;抗角蛋白抗体进入活细胞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2年05期 |
4 |
朱珊珊,黄志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5年02期 |
5 |
马俊成,祁明信,丁晓琴,继东元,柏学民;回汉族近视眼青年角膜厚度及角膜屈光力的调查[J];宁夏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
6 |
蒋炎云,高汝龙,吴德正;LASIK术中角膜组织的额外损失量及其对术后裸眼视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年10期 |
7 |
郭慧;赵少贞;袁佳琴;;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远期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11期 |
8 |
阎亦农,郝继龙, 高莉莉;标准眼角膜厚度数学模型[J];眼科研究;1994年02期 |
9 |
李楠,徐勤生,杨军,王黎明,刘成贵;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监测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方法[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7年01期 |
10 |
丁洁,沈伟;角膜厚度和眼压对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年04期 |
11 |
殷鸿波;邓应平;邱乐梅;;Mydrin-P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06年01期 |
12 |
孙思予;;共聚焦内镜——消化道疾病诊断新概念[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7年03期 |
13 |
张凤兰;高磊;王富华;代秀玉;谭丽霞;Alvin K H Kwok;;人工泪液对成年近视眼角膜厚度的影响(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1期 |
14 |
王珺;龚坚;王燕;唐微;;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J];医疗装备;2009年06期 |
15 |
王风翔;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眼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8年01期 |
16 |
陈耀文,霍霞,林珏龙,徐虹;共聚焦图像数据的三维重建和显示[J];激光生物学报;2000年02期 |
17 |
周春喜,宋旭华,吴荣谦,李楠;共聚焦显微镜监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膜电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18 |
Curiel-Lewandrowski C.,Williams C.M.
,Swindells K.J.
,刘超;共聚焦显微镜有助于诊断和评价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
19 |
徐艳春,王磊,唐小平,王丽君,张劲松,曹丽艳;近视眼角膜厚度超声测定值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年09期 |
20 |
李勤新,李贵仁,吴护平;正常老年人角膜厚度超声测量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