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CT反映脑瘤血管生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实验性兔VX_2脑瘤种植模型并研究其病理学特性,重点观察肿瘤血管生成情况;研究实验性兔VX_2脑瘤的灌注CT改变,并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对照,检验灌注CT反映脑瘤血管生成的效能;探索灌注CT在脑瘤分级和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影像学诊断信息;比较绝对参数值与相对参数值的诊断效能;比较灌注CT与灌注MRI的优缺点,为临床影像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 兔VX_2脑瘤模型的灌注CT研究
材料和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体重2~3kg,雌雄不限。采用无菌手术颅骨钻孔法注射VX_2肿瘤细胞悬液。10日后隔日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发现结节状强化灶为肿瘤成活标志。
20只VX_2脑瘤荷瘤兔随机分成3周及以下组和3周以上组行灌注CT检查;其中8只兔间隔2周行两次灌注CT检查,以作肿瘤灌注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自身对照;8只兔于模型制作前后分别行灌注CT检查,进行可重复性的自身对照研究。采用GE Hispeed CT/i螺旋CT机,经后肢静脉注射1~2 ml碘海醇(300mgⅠ/ml),5~10min后行3mm层厚、1mm间隔轴面CT扫描以确定肿瘤最大层面。保留静脉通路,30分钟后用高压注射器以0.4ml/s流率注射碘海醇(300 mg Ⅰ/ml)1.5 ml/kg,于注射前5s开始对选定层面行电影方式扫描50次。用Perfusion 2软件进行后处理,测量肿瘤、瘤周及对侧正常脑
|
|
|
|
1 |
周幽心;姜华;陈学彬;黄煜伦;陈龙;叶明;;雷公藤红素对荷SHG44胶质瘤裸鼠的抑瘤试验[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5年04期 |
2 |
韩莘莘,李龄;脑肿瘤动物模型的历史性回顾与前瞻[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年05期 |
3 |
杨军;张彦芳;尤玉才;王象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成因子对经胎盘诱发鼠脑肿瘤的生长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年05期 |
4 |
吴国祥;脑肿瘤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卒中与神经疾病;1999年S1期 |
5 |
杨军,尤玉才,张彦芳,王象昌;经胎盘诱发脑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bFGF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J];江苏医药;1999年11期 |
6 |
孙建军,王振宇,刘彬,马长城,陈晓东,于涛,杜娟,钟延丰;U251MG人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和成瘤率测定[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
7 |
李军;;基因疗法给脑肿瘤和遗传疾病患者带来希望[J];国外医学情报;1994年03期 |
8 |
张振华;赵世光;周配权;;9L/Wistar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J];哈尔滨医药;2007年04期 |
9 |
幸兵;任祖渊;苏长保;;一种新的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0 |
黄健;高春生;梅兴国;;载体介导的脑肿瘤治疗药物和基因的递送难题及策略[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年02期 |
11 |
徐亮;沈钧康;张红丽;李如军;秦明明;许建铭;黄强;钱铭辉;郭启勇;;裸小鼠脑内注射性假肿瘤灶的MR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6年09期 |
12 |
李勇刚;王仁法;郭亮;谢道海;胡春洪;郭茂凤;褚伟;陈剑华;邢建明;;兔VX_2软组织肿瘤MR肌纤维束成像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
13 |
步星耀;章翔;Walter E. Laug;;人脑胶质瘤细胞裸鼠原位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6年02期 |
14 |
于同刚;戴嘉中;冯晓源;;3.0T MRI鼠脑C6胶质瘤模型弥散加权成像定量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03期 |
15 |
赵敬湘;杨丽平;王韫芳;秦立蓬;白慈贤;施双双;南雪;裴雪涛;;明胶酶在脑胶质瘤大鼠中的活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4期 |
16 |
章翔,张福臣,杨万娟,易声禹;颅内肿瘤定性计量诊断研究—电子计算机逐步回归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1988年04期 |
17 |
廖述才;黄开华;张汝林;戴成国;雷武明;;手术治疗脑肿瘤80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1988年05期 |
18 |
罗护球;孟昭义;;误诊为脑血栓的老年人脑肿瘤[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8年02期 |
19 |
刘学良;;脑肿瘤四例误诊分析[J];吉林医学;1989年06期 |
20 |
隋庆兰;李联忠;;颅内血管母细胞瘤CT分析(附19例报告)[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