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正常胰腺和急性胰腺炎(AP)的CT血流灌注参数值,探讨正常胰腺的血流灌注特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CT灌注特点;AP的CT灌注参数与AP的CT重症度指数(CTSI)及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AⅡ)评分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79例胰腺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临床明确诊断的AP组患者63例,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21~76岁,平均年龄49.0±19.4岁;CT检查后被临床证实胰腺正常的病例16例作为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29~64岁,平均年龄43.6±16.8岁。
2.检查方法患者入院后48h内作CT检查。采用GE LightSpeedpro16层螺旋CT先进行常规腹部CT平扫定位,成像参数为120kV,230mA,层厚10mm,螺距1.375,矩阵512×512,然后采用增强扫描的灌注成像的电影模式,电压120 kV,电流120mA,层厚5mm×4i,经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碘对比剂(350mgI/ml)40ml,流率4.0ml/s,延迟时间8s,数据采集时间50s,然后间隔5分钟,注射剩余的60ml对比剂进行常规胰腺双期增强扫描,流率3.0ml/s。
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ADW4.2),用perfusion3胰腺灌注软件测量胰腺组织灌注参数值。灌注参数选取胰腺感兴趣区范围内体素灌注参数的样本均值,感兴趣区应选在胰腺实质内,选取时注意避开邻近小血管、胰管和胰腺边缘。
3.观察指标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
4.病例评分和分型由两名熟悉腹部影像诊断的副主任医师分析常规图像,对每个AP病例进行单独Balthazar CT分级和CTSI评分,由临床医师根据APACHEⅡ标准评分,并对每个AP病例分别按Balthazar CT分级和APACHE II评分分成MAP和SAP两组。
5.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for windows 13.0进行分析。分别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多样本比较秩和检验、t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
结果
1.正常胰腺组(对照组)灌注参数值
BF为155.38±27.64(ml·100g-1·min-1)、BV为18.14±2.07(ml/100g)、MTT为6.52±1.46(s)、PS为3.03±1.77(ml·100g-1·min-1)。头、体和尾血流灌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BF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V、MTT和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与年龄呈负相关(p0.01),BV、MTT和PS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不同性别组各灌注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P灌注参数特点及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2.1 AP的灌注参数值及与正常组的对比研究
AP组灌注值BF为71.54±18.68(ml·100g-1·mm-1)、BV为11.41±3.86(ml/100g)、MTT为11.09±3.56(s)、PS为29.26±8.81(ml·100g-1·min-1)。对照组和AP组各灌注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 MAP组、SAP组灌注参数值及与正常组的对比研究
按Balthazar CT分级分组:CT-MAP组37例,灌注值BF为81.14±16.74(ml·100g-1·min-1)、BV为13.19±3.90(ml/100g)、MTT为11.80±4.00(s)、PS为27.44±8.14(ml·100g-1·mm-1);CT-SAP组26例,灌注值BF为57.89±11.51(ml·100g-1·min-1)、BV为8.86±1.90(ml/100g)、MTT为10.08±2.57(s)、PS为31.87±9.24(ml·100g-1·min-1)。
按APACHEⅡ评分分组:APACHEⅡ-MAP组31例,灌注值BF为86.26±12.86(ml·100g-1-min-1)、BV为13.97±3.71(ml/100g)、MTT为11.73±4.30(s)、PS为28.31±8.69(ml·100g-1·min-1);APACHEⅡ-SAP组32例,灌注值BF为57.29±10.58(ml·100g-1·min-1)、BV为8.92±1.88(ml/100g)、MTT为10.47±2.58(s)、PS为30.19±8.98(ml·100g-1·mm-1)。
无论按Balthazar CT分级分组还是APACHEⅡ评分分组,MAP组、SAP组和对照组三组间各灌注参数值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3 AP组灌注参数值与AP的CTSI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研究
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BF, BV与CTSI呈在负相关(r=-0.817,p0.01; r=-0.703,p0.01),MTT和PS与CTSI无相关性(r=-0.185,p0.05;r=0.094, p0.05);BF、BV值与APACHEⅡ评分存在负相关(r=-0.865,p0.01;r=-0.703, p0.01),MTT和PS与APACHEⅡ评分无相关性(r=-0.192,p0.05;r=0.141,p0.05)。
结论:
1.本研究应用MSCT灌注成像技术全面探讨了正常胰腺各部血流灌注特点、灌注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性别之间灌注值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正常胰腺各部为灌注值均匀一致的器官,BF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不同性别各灌注值无差别。
2.本研究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AP诊治指南的评分标准对每个AP病例进行Balthazar CT分级、CTSI和APACHEⅡ评分,按Balthazar CT分级和APACHEⅡ评分进行了MAP和SAP分组,重点进行了AP的CT灌注参数值与CTSI和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M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各灌注参数值有明显差别,BF、BV与AP的CTSI及APACHEⅡ评分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判定AP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3.本研究探讨了MSCT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MAP中的价值,表明MSCT灌注成像对于诊断胰腺形态增大不明显和临床症状不典型的MAP有很高价值。
|
|
|
|
1 |
吕海波;周翔平;陈卫霞;;在体测量急性胰腺炎的血流灌注特点[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年01期 |
2 |
征锦;邵娟;施斌斌;叶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年01期 |
3 |
乔远罡;;MS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9年02期 |
4 |
杨斌;陈文辉;王楚雄;周建;周合山;陈晓英;俞一歆;单艳娜;;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损害的MSCT灌注成像[J];放射学实践;2009年07期 |
5 |
杨家骖
,黄炳耀;问题解答[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
6 |
卞善述;;5-FU治疗急性胰腺炎[J];国际外科学杂志;1984年02期 |
7 |
付春惠;郭庆春;王子祥;霍士照;解永贵;刘永祥;;胆囊炎合并急性胰腺炎引起溶血一例[J];天津医药;1986年01期 |
8 |
杨连粤,黄喻适,鲁树坤,金庆达;超声显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1988年03期 |
9 |
全竹富;邹忠寿;;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新方法[J];人民军医;1988年11期 |
10 |
范登传;王敏;刘悦新;;5—氟尿嘧啶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临床观察[J];云南医药;1992年04期 |
11 |
周正;贾振庚;潘瑞芹;;急性胰腺炎61例治疗结果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3年04期 |
12 |
李代全,黄立村;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96例[J];四川中医;1995年01期 |
13 |
何凤云;急性胰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J];新医学;1995年09期 |
14 |
张丽蓉,赵素岗,毛淑华,韩本谊,贾杰;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5 |
朱志华;急性胰腺炎79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1997年04期 |
16 |
黄宗文,蒋俊明,陈光远,夏庆,李雷,赖珍玉;急性胰腺炎复发原因分析[J];华西医学;1997年04期 |
17 |
杨平远;108例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1998年01期 |
18 |
胡宗臣,周忠宏;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近况[J];临沂医专学报;1999年02期 |
19 |
孙涛!212001;急性胰腺炎心电图改变的探讨[J];镇江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20 |
付应波,钟毅;非手术治疗急性胰腺炎42例[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