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肉瘤组织中p16与p53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检测脂肪肉瘤组织中p16、p5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脂肪肉瘤患者35例,其中分化良好和非典型性脂肪肉瘤15例,黏液性/圆细胞性脂肪肉瘤12例,多形性脂肪肉瘤8例,取35例正常脂肪组织、35例脂肪瘤组织作为对照,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取其脂肪肉瘤组织及正常脂肪组织、脂肪瘤组织,并制作成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p16、p53蛋白。
结果脂肪肉瘤组织、正常脂肪组织、脂肪瘤组织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7%、100%和100%,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9%、0和0,脂肪肉瘤组织与其它两种组织中p16蛋白、p53蛋白表达的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p16与p53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分化良好和非典型性脂肪肉瘤、黏液性/圆细胞性脂肪肉瘤、多形性脂肪肉瘤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11/15)、33.3%(4/12)、12.5%(1/8),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7%(4/15),41.7%(5/12),75.00%(6/8),随脂肪肉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p16表达下降而p53表达升高(P均0.05)。
结论脂肪肉瘤的发病存在p16的缺失,p53与脂肪肉瘤的发生、发展相关,随着脂肪肉瘤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p16蛋白呈低表达,p53蛋白则呈高表达,二者表达呈负相关关系,共同参与了脂肪肉瘤的发生、发展。
|
|
|
|
1 |
王娅兰,丘钜世,熊敏;脂肪肉瘤c-myc和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J];癌症;2002年01期 |
2 |
刘俊杰;眼眶粘液型脂肪肉瘤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3年03期 |
3 |
禹颖慧,田振民;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报告[J];江苏医药;1996年05期 |
4 |
沈海章,韩冠明;巨大脂肪肉瘤1例[J];淮海医药;1997年02期 |
5 |
杨明山;肾平滑肌脂肪肉瘤一例[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9年04期 |
6 |
苏波,秦洪义;肝脏原发性脂肪肉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9年03期 |
7 |
曲国田;超声诊断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2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1999年01期 |
8 |
张学军;颈部脂肪肉瘤1例报告[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年06期 |
9 |
王建军,张一楚;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三例报道[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0 |
葛全序,许东,姜华伟;肠系膜脂肪肉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11期 |
11 |
朱延波,杨践,肖家诚,储谦;伴脑膜上皮样旋涡和骨化的去分化脂肪肉瘤[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
12 |
陈美英,杨生兰,哈英娣;肾门微小高分化脂肪肉瘤1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
13 |
徐启明,何勇,周乃康,石怀银;罕见巨大食管脂肪肉瘤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
14 |
孙孝红,王建设;肠系膜巨大脂肪肉瘤一例报道[J];腹部外科;2004年02期 |
15 |
肖喜刚,单伟东,韩雪;CT诊断上颌窦黏液型脂肪肉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年05期 |
16 |
刘健;吴双虎;赵战朝;邱轶伟;薛承锐;;胃脂肪肉瘤并溃疡出血一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年10期 |
17 |
陈涛;;肢体的脂肪肉瘤的临床及治疗[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79年03期 |
18 |
董福生;刘书魁;王洁;;口腔颌面部脂肪肉瘤(附6例报告)[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0年02期 |
19 |
吴传真;杨克大;;脂肪肉瘤三次截肢存活26年1例[J];肿瘤防治研究;1993年03期 |
20 |
刘宁平,张佳青;B型超声诊断大腿脂肪肉瘤并液化1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