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电子化行政行为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电子网络政府,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渗透到了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税收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税务部门也逐渐开始依托电子税务来突破时间、空间以及载体的限制来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等,从而达到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目的。集网上办税、税务信息公开、涉税申请、进行税收宣传等多种功能与一体的电子办税系统的推广,从行政法学角度来看,给税务行政行为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税务行政行为的电子化,如果剥去信息技术的外衣来看,该行政行为本质上并没发生变化,其本质上仍然只是行政机关应用信息通信技术而实施行政行为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加入而产生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电子化却给使该行为在事实上与传统税务行政行为产生了区别。现有法律法规中并未对电子政府主体地位以及这种电子化行政行为方式进行系统的认定与规范,使得在实际操作中产生了一系列法律问题,亟需对电子政务进行全面立法,以促进其健康发展以及电子化行政行为的规范运行。本文选取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税务领域,将税务领域行政行为的电子化界定为税务电子化行政行为,并且对这种形式的行为在税务信息化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借鉴国际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相关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文章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对税务电子化以及税务电子化行政行为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对税务电子化行政行为在税务实践中产生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制情况进行了分析,后两章则是在对国外电子政务相关立法方面的经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解决税务电子化行政行为相关法律问题从法律规制的角度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