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频电气量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
【摘要】: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时,能及时准确地找到故障源,不仅能够快速修复线路,发现和排除绝缘隐患,保障可靠供电,而且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基于工频电气量线路故障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故障后线路解耦的理论,给出了均匀传输线方程和基于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重点研究了线路测距中的滤波算法和基于线路分布参数模型的测距算法;推导了基于单端和双端数据的测距方程,通过仿真研究,取得了很好的仿真测距效果,为研究新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输电线路中,滤波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线路测距的精度,从故障后暂态波形中准确提取基波分量是基于工频电气量测距方法的关键。文中列出了四种改进的全波傅氏滤波算法,仿真对比了它们的滤波性能,总结了各算法的滤波特性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改进算法相位角补偿的原则,为测距方案选择合适的滤波算法。
基于单端数据的测距算法无法从原理上消除对侧系统阻抗和过渡电阻的影响,这就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基于双端数据的测距算法在原理上能够完全克服上述因素对测距结果的影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进步,基于双端数据的测距算法用于现场线路测距已具备条件。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是比较准确的等效模型,但采用该模型后测距方程却是非线性的。牛顿迭代法是求解非线性方程的一种经典方法,但是存在计算量大、对迭代初值要求较高的缺点。本文将拟牛顿法引入求解非线性方程,采用递推方法求取替代雅可比矩阵的简化矩阵,大大减少了计算量,又保证了算法超线性收敛的特性。
不要求数据同步、允许线路参数可变化的双端测距算法才具有工程实用价值。本文将故障距离、两端数据不同步角度以及线路参数均作为未知量,用拟牛顿法对测距方程进行迭代求解,进行了大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测距方法不受过渡电阻、故障类型的影响,在全线路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验证了测距方案的有效性。
|
|
|
|
1 |
安艳秋
,高厚磊;利用正序故障分量的双端量精确故障测距算法[J];山东电力技术;2002年06期 |
2 |
张群峰,文习山,陈燕萍;基于电弧特性的电力电缆故障在线测距方法[J];高电压技术;2003年07期 |
3 |
肖东晖,刘沛,程时杰;架空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08期 |
4 |
胡帆,刘沛,程时杰;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仿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5年01期 |
5 |
陈小川,贺威俊,王牣,高仕斌;电力牵引网故障测距与录波微机综合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04期 |
6 |
董新洲,葛耀中,徐丙垠,陈平,李京;利用GPS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12期 |
7 |
梁军,孟昭勇,车仁飞,李仁俊;精确双端故障测距新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7年09期 |
8 |
束洪春,陈学允,许承斌;多端辐射状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一种实用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02期 |
9 |
毛玉华,马文骐,马昭彦;多节点环网中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0 |
;高精度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研制成功[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2年04期 |
11 |
范春菊,张兆宁,郁惟镛;小波方法在超高压输电线行波故障测距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3年08期 |
12 |
徐斌,赵军红,王涛;10kV直配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的新算法[J];继电器;2004年22期 |
13 |
闫钿,李尔学,杨仕友;10kV 线路故障测距模拟退火算法应用[J];继电器;1998年05期 |
14 |
徐丙垠;高压电缆护层故障测距新方法[J];山东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5 |
邓军波,施围;输电线路接地故障行波测距新方法[J];继电器;2000年08期 |
16 |
杨家兴,束洪春,蔡武卫;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2000年04期 |
17 |
陈铮,董新洲,罗承沐;电流互感器饱和影响测距精度的一种解决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1期 |
18 |
;高精度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研制成功[J];现代电力;2002年06期 |
19 |
乔峰,余发山,张宇华;基于行波法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J];煤矿机电;2004年05期 |
20 |
董新洲,葛耀中,徐丙垠,陈平;暂态信号发生器[J];继电器;199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