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合盐储能材料性能研究
【摘要】:相变储能是利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过程将能量储存起来,待需要时又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因此可以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大、蓄放热过程近似等温、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
水合盐通常是中低温相变材料中应用最广的一种,其特点:价格便宜、熔解热较大、较大的导热系数。近20年形成研究热点以来,已经有40多种水合盐相变材料商业化,相继应用在太阳能储存、建筑采暖、日用品等领域。多数水合盐在进行潜热储存和释放时存在相分离、过冷和热循环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在水合盐相变储热材料中加入成核剂和增稠剂是降低无机水合盐过冷度和相分离的有效,也是较经济的措施。
本文进行了大量硫酸铝铵储热体系的成核剂试验,最有效的成核剂配方为氟化钙CaF_21.75wt%+碳粉C0.25wt%,过冷度控制在7—10℃。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了硫酸铝铵储能材料体系热循环后潜热、熔点的变化;并用X—衍射仪测试了热循环前后储热体系的结构变化;首次用配位滴定AL~(3+)测试了热循环前后硫酸铝铵结晶水含量;以此分析了储热体系热稳定性下降的原因。
硫酸铝铵相变材料通过固—液相变进行热能的储存和释放时,液相的产生必须要有容器盛装。论文研究了四种金属和两种塑料在两种熔融硫酸铝铵储热体系中的抗腐蚀性能。研究表明硫酸铝铵对四种金属都有腐蚀性。由于腐蚀降低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因此高密度聚乙烯(HDPE)热喷涂于低碳钢表面是封装硫酸铝铵的最佳容器材料。
硫酸铝铵储能材料成核剂的筛选、热循环稳定性能、与容器材料的相容性的研究成果,为它在工业余热废热利用、电力调峰、太阳能的应用等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
|
|
|
|
1 |
叶锋;曲江兰;仲俊瑜;王彩霞;孟立静;杨军;丁玉龙;;相变储热材料研究进展[J];过程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2 |
赵兰;章学来;;硫酸铝铵相变蓄热材料实验研究[J];化学工程;2007年10期 |
3 |
李爱菊;王毅;张仁元;;无机盐/陶瓷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5期 |
4 |
满亚辉;吴文健;郭志强;;水合无机盐相变潜热影响因素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06期 |
5 |
叶宏,张云鹏,葛新石;相变防护服的数值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6 |
宋婧;曾令可;任雪潭;税安泽;刘艳春;王慧;;蓄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陶瓷;2007年01期 |
7 |
陈枭;张仁元;毛凌波;;石蜡类相变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材料研究与应用;2008年02期 |
8 |
王彦敏;;相变储能技术在采暖空调领域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09年30期 |
9 |
茅靳丰;马天宝;李金田;;三水醋酸钠相变储能性能的实验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9年03期 |
10 |
朱方龙;;附加相变材料层的热防护服装传热数值模拟[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
11 |
陈文振,程尚模,罗臻;水平椭圆管内相变材料接触熔化的分析[J];太阳能学报;1995年01期 |
12 |
尚燕,张雄;储能新技术——相变储能[J];上海建材;2004年06期 |
13 |
郭茶秀;魏新利;刘宏;王定标;;高温储能系统的传热强化和参数化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8年06期 |
14 |
方玉堂;万伟军;;潜热型功能热流体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15期 |
15 |
袁艳平;白力;牛犇;;脂肪酸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相变温度和潜热的理论预测[J];材料导报;2010年02期 |
16 |
J.Eftekhar
,宋建峰;石蜡贮热系统中的强化换热[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5年12期 |
17 |
梁久来,何玉贤;温控储热相变材料及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
18 |
姜勇,丁恩勇,黎国康;一种新型的相变储能功能高分子材料[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
19 |
R.Cox,徐鹏,张建春;Outlast热量调节纤维[J];国外纺织技术;2001年01期 |
20 |
艾明星,崔勇,宋宝俊;相变贮能材料应用研究的进展[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