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子散斑相关技术及其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郑柱  
【摘要】: 在工程材料力学中,变形后的梁弯曲轴线称为挠曲轴线,简称挠曲线。它反映了材料的力学性质,是研究材料特性的重要参数。对梁挠曲线测量研究时,由于弯曲度小,无法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测量,因此常用激光全息法,但此方法不仅需要显影、定影等湿处理手段,还需要暗房操作等条件,限制了光学检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本文根据电子散斑相关技术具有实时、全场、快速、无须暗房操作等特点。首先,将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应用到研究梁的形变位移测量中,实现了光学检测技术由实验走向实际应用,但由于它对测量环境的抗干扰能力较低,给实时检测带来了影响。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测量技术,介绍它的系统组成与测量原理,分析研究了剪切散斑中各种位相测量的方法,并讨论了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各方法对精度的影响。 其次,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应用到实验研究中,分别运用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时间相移法和空间载波Fourier变换法对典型试件的位移导数场进行求解,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证实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空间载波Fourier变换法在实际检测中不仅具有近似于时间相移法的精度,还显示出其动态测量的优势。 第三,分别将电子散斑相关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材料力学检测中。应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时间相移法对梁形变的位移场进行测量,并与理论解进行比较分析。应用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时间相移法、空间载波Fourier变换法对梁形变的位移导数场进行测定,得出了其形变位移导数场分布图,通过与理论计算数值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显示了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空间载波Fourier变换法作为一种实用的测量方法,将会在工业检测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俞蕾;冀平;宋建力;胡正国;宋菲君;陆伯祥;Eggers H A;;电子散斑干涉仪的设计及应用[J];激光技术;1992年01期
2 王凤鹏;曾祥志;;基于Matlab的散斑干涉分析及应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孙平,王海峰,张熹,杨福俊;三维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光学学报;2003年07期
4 安邦林;宋菲君;陈雄;;微量变形剪切散斑图的部分相干光处理[J];应用激光;1983年02期
5 张坚;耿荣生;;飞机复合材料的现场电子剪切散斑检测技术[J];信息与控制;2010年01期
6 杨钢;康树乔;史福培;周玉崙;;环形孔离焦剪切散斑干涉技术[J];应用激光;1988年03期
7 陈爱文,宋建明,是度芳;气态场动态监测与ESPI连续拍摄存储系统[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7期
8 高秀梅;孙平;郭洪英;孙元平;;单幅相位图的二维位移分离技术与图像处理[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张巧芬;石智伟;王昆;;基于CCD的电子散斑干涉系统中离面位移的测定[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黄中,王天及;电子散斑干涉图样及其模拟/数字混合处理[J];光电子.激光;1992年06期
11 黄珍献;赵瑞东;孙平;;利用变形和形貌的关系测量三维形貌的方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5期
12 陈丽;孙志兵;郑柱;;用剪切散斑的载波法实现对物体微小形变的快速检测[J];激光杂志;2008年02期
13 马志芳;高秀梅;孙平;;基于迈克尔逊干涉的傅里叶变换散斑形貌测量技术[J];应用光学;2008年06期
14 刘宝琛,蔺书田,刘春阳;剪切散斑和错位莫尔[J];力学与实践;1984年04期
15 束继祖;王树元;;实时TV光电子全息散斑干涉仪及其在折射率场中的应用[J];应用激光;1993年04期
16 孙欣,赵志敏;用剪切散斑术研究SMA对金属材料形变的影响[J];激光技术;2000年02期
17 魏成,蒋小林,李喜德;电子封装技术中金属基板结构的热失效行为研究[J];实验力学;2003年01期
18 张芳;刘文耀;代雷;夏琳;;散斑干涉条纹图的总变分去噪方法[J];光电工程;2009年01期
19 李恩普;姬婉华;徐绪笃;;剪切散斑的双平面反射镜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20 孙平;韩青;王晓风;刘菲;黄珍献;;三维电子散斑干涉载频调制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J];光子学报;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芳;谭帅霞;赵宁;徐坚;;基于电子散斑干涉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表征[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李慧娟;帅家盛;;基于激光剪切散斑技术的蜂窝夹层结构检测[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孙平;王晓凤;韩青;;对称变形场的单光束电子散斑干涉二维检测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于起峰;杨夏;伏思华;;用于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的等值线相关干涉法[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范刚;袁纵横;熊显名;;FPGA在芯片可靠性研究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飞鹏;史红健;何小元;;测量物体大变形的动态ESPI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谢惠民;;光测力学新技术及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张东升;;现代光学测试技术及其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9 何小元;;光测力学在基础力学教学实验中的作用和地位——介绍2008“光测力学讲习班”情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潘兵;;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基本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A];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挑战与应对[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香菊;电子散斑干涉三维调制变形测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安延;基于方棱镜的电子剪切散斑干涉术及相移方法的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柱;电子散斑相关技术及其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4 许焕坤;散斑干涉技术的应用及其精度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5 陶刚;时间序列变形场的检测技术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6 李灿灿;电子散斑干涉图像滤波方法研究及在动态热变形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2年
7 王志芳;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电子散斑干涉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8 刘斌;基于电子散斑干涉的形貌测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桢;基于电子散斑干涉的直线度误差测量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10 骆腾亮;一种新的优化算法及其在相关计算和相位提取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