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研究
【摘要】:本论文的选题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研究,因此论文的论述是紧紧围绕着这个论题展开的。本文通过对国内问题金融机构的现状分析,借鉴国际上的有益经验,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对有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和处置的机制。
本文所讨论的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主要侧重于银监会监管的办理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除引言外,本文共分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问题金融机构产生的原因。在第二章中,本文认为,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存在着很多制度缺陷和难点。并在第三章论述了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国际经验。
第四至七章为本文之核心部分。通过前三章的分析和铺垫,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处理有问题金融机构的基本框架,阐明了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应遵循的原则、条件、方式、程序和所涉及的相关机构,并提出了资金支持及损失的分担安排。第五章则阐述并分析了金融机构退出的法律基础和基本构架,提出建立金融机构的破产制度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六章重点论述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预警系统和处理金融机构风险的应急处理机制,认为:建立金融预警和金融风险的应急处理机制都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安全网。
第七章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存款保险是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建立金融机构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第八章总结全文。
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展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与市场退出机制研究,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1 |
李智军,邢燕玲;试论建立有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
2 |
左英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式的比较与改进[J];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04期 |
3 |
安启雷,陈超;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的制度选择[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
4 |
吴莹莹;刍议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式[J];江苏商论;2004年09期 |
5 |
许传华,卢芸,杨正才,孙辉;试论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J];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
6 |
丁俊;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的内在缺陷及对策[J];金融论坛;2001年02期 |
7 |
许传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比较与分析[J];金融论坛;2002年01期 |
8 |
卢鸿,袁管华;刍议我国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
9 |
侯正芳,杨越;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探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7期 |
10 |
黄良谋,黄革;试论建立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J];海南金融;2000年12期 |
11 |
闫维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关键是解决债务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12期 |
12 |
葛兆强,曾思建;中外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制度比较分析──兼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制度建设[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年05期 |
13 |
徐丽萍;从古桥的无奈看国有企业的市场退出[J];经济经纬;2005年02期 |
14 |
刘晓鹏;论我国稳健高效银行体系的构建[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
15 |
贺振球;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退出和进入[J];中国城市金融;2002年01期 |
16 |
闫维杰;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关键是解决债务问题[J];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
17 |
彭颖,郑仁泉;经济结构调整与完善国有企业市场退出机制[J];企业经济;2003年02期 |
18 |
喻华洋,马天桥;做好金融机构网点市场退出的善后工作[J];金融经济;1998年07期 |
19 |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20 |
陈必钊;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初探[J];海南金融;199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