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软件体系架构原理与范例研究
【摘要】:创新的动力总是源于人类不断升级的需求和希望。众所周知,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作为计算机的灵魂——计算机软件,却未能像计算机硬件一样得到快速的发展。从生产方式上看,计算机硬件已经进入了大规模流水线生产阶段,而软件产品却依旧处于小规模作坊式的生产的水平。因此,软件产品的生产水平严重制约了计算机的发展,成为了计算机发展的一个瓶颈。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软件应用规模的逐步扩大,使得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遇到了成本日益增长、开发进度难以控制、软件质量差、维护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件危机。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用而生的,论文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软件危机的负面影响,此外,更高意义的目标是提供一个软件产品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模式。
解决软件危机,达到软件产业规模生产,不仅需要技术的革新,而且需要管理的优化。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人们便开始探索用软件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管理和维护。本文就是从软件工程方法的角度出发,主要在软件体系结构的范围内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个易开发维护和高复用度和延展性的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在该体系结构中,所有的功能都定义为独立的服务,这些服务带有定义明确的可调用接口,可以以定义好的顺序调用这些服务来形成业务流程。该体系结构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业务敏捷性以及真正意义上的平台独立性和语言独立性。全文通过对SOA架构理论和一个范例的研究,详尽地展示了SOA方案在解决软件危机和实现软件大规模生产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在最后得出结论:在未来的几年里面向服务的软件体系结构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
|
|
|
1 |
唐胜群,郭学理,姚俊峰,方志民,王文革;电力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J];计算机工程;1999年10期 |
2 |
于卫,杨万海,蔡希尧;软件体系结构的描述方法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年10期 |
3 |
何炎祥,黄浩,石莉,张戈,李超;软件体系结构中五种常见风格的剖析[J];计算机工程;2000年10期 |
4 |
王振宇,池志强,陈利;软件体系结构讲座(八)——体系结构设计工具[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0年02期 |
5 |
赵恒;王振宇;曹万华;叶俊民;;化学抽象机的分析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3年01期 |
6 |
莫世锋,何贤江,王秉中;一种总线型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4年05期 |
7 |
王君珂,王柏,艾波;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业务场景体系结构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年S2期 |
8 |
褚华;陈平;;基于进程组构件模型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4年06期 |
9 |
杨泽平,龚正良;基于体系结构依赖图的Wright形式化语言的切片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年07期 |
10 |
赵恒,黄志刚,王振宇;插拔式软件连接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年10期 |
11 |
康建萍;以体系结构为指导的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研究[J];福建电脑;2005年12期 |
12 |
彭波涛;田胜利;;基于层次体系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6年08期 |
13 |
谢斌红;张英俊;陈立潮;;分层模式软件体系结构在招商引资平台开发中的应用[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14 |
王晓鹏;;基于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J];软件导刊;2007年01期 |
15 |
肖春艳;;开放式数控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
16 |
张炜;;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及其在数字化教学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18期 |
17 |
张秀爱;;软件复用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24期 |
18 |
李伟;李长云;;软件体系结构求精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8年09期 |
19 |
杨捷;毋国庆;齐德昱;;使用基于进程代数的方法建立软件体系结构的安全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11期 |
20 |
亓静;张坤;;浅谈软件设计与SOA[J];数码世界;2008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