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的定量研究
【摘要】:对消费理论与方法论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现代经济理论,尤其是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前沿课题之一。居民消费是构成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又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因而对居民消费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一直是政府部门、经济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论文就居民消费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以北京城镇居民消费为例进行了实证与经验研究。
论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以消费总水平、消费支出结构、消费产品选择为顺序的多层次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模式与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大量的家计调查统计资料及手机消费的问卷调查资料,对有关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首先对消费的基本理论与框架进行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消费函数、消费结构、产品选择等方面的各种主要研究成果及应用状况,以此作为分析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在同时对消费者消费选择行为分析的方法论进行了总结、评析,在分析方法方面,提出了综列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的分析,主要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时序数据、截面数据、平行数据,微观个体数据和汇总数据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利用了大量的个体数据构建微观计量经济模型,并与汇总后的数据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分别从收入、学历、年龄、行业等方面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进行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对研究影响城镇家庭消费支出的其它相关因素进行了验证。
以消费支出水平分析为基础,首先使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进行了基本消费支出水平及其消费结构静态分析、动态对比分析。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反映消费者消费行为特点,识别和度量一些纯截面数据和纯时序模型所不能识别的因素,如利用变截距模型,在消费支出结构主要由收入水平决定、边际消费倾向保持稳定,并受到收入等级和时间影响的假设下,分析了各类消费项目支出的收入等级效应与时间效应。并提出了综列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运用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对避免一般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应用中的局限性进行了尝试,为将消费结构的分析进一步深入进行了探索。
在进行消费者产品优化选择的分析研究中,以手机产品市场为例研究分析消费者在同一类产品中的偏好及选择行为。分析时,首先构造了消费者对消费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