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模型的优化和实证分析
【摘要】:
作者在运用数据对原有的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改变一些假设条件,得到了不同的分析结果。原有模型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应用价值,但是仍然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以达到优化的效果。
作者收集了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方面的数据,运用DEA投入产出模型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客观数据验证了DEA方法在评价企业信息化投入产出方面的有效性。在进行DEA有效性分析过程中,笔者分别选取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和不同的DEA数据处理方法,从而得到了有差别的分析结果。通过对这些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完成对该模型的优化和发展。
在DEA投入产出模型中加入权重因素,实现对各指标的限制,突出不同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的差别。附带权重的评价模型是对原模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也客观的反映了决策者对不同指标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信息化建设中,决策者由于所处行业的不同,造成了其对指标的选择是有差别的。比如,生产型的企业重视生产流程的管理,贸易型的企业则更加重视信息的流通和数据的传递,这样就造成了这两类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是有所差异的,因此这两类企业的决策者对指标的权重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原有模型把信息化中的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从宏观上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新的模型把企业信息化流程划分为系统,从微观上评价子系统的绩效,关注不同子系统的投入产出结果。子系统的评价模型,使得我们能够查找信息化建设中问题的所在,更容易分析出信息化建设无效的原因。
在实证分析阶段,以信息化百强企业中选取50家作为样本,对其进行信息化有效性分析,以及超效率排名,从而验证了该模型在评价信息化企业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模型的检验仅仅用50家企业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检验只是一个尝试,要想得到更贴近真实的模型,还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和检验。实证验证是本作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其他人对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并未达到很好的结果。实证分析是理论回归事实的一个桥梁。
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基本上等同于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所投入的费用、人力和物资;信息化建设的产出也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形成的效益,所给企业带来的有益影响。作者在建立优化模型之前,先对企业的信息化费用构成和信息化效益进行了分类和定义,使得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
笔者选择一部分百强企业的数据对优化模型进行验证,并给出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包括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的效率、排名以及投资建议。效率值能直接反映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程度,优化的企业一般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值,而信息化建设绩效较差的企业在改进投资规划之后,也可以得到合理的效率值。
由于笔者水平和阅历有限,本文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以及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各位专家和读者能够给以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
|
|
|
1 |
兰宜生;李皓;;基于阶层线性模型的企业信息化行业特征分析[J];管理评论;2009年10期 |
2 |
徐玖平,蒋洪强;企业环境成本计量的投入产出模型及其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11期 |
3 |
欧阳峰;李运河;;企业信息化关键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1期 |
4 |
周爱前;张钦;郭冬;苏宇;;煤炭价格对我国经济微观部门的影响测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7期 |
5 |
孙艳;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
6 |
刘雪竹;我国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11期 |
7 |
秦卫;;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J];甘肃科技;2006年10期 |
8 |
;三巨头“论剑” 企业信息化绝不是“纸上谈兵”[J];科技智囊;2002年01期 |
9 |
郑继兴;企业信息化与营销创新[J];发明与创新;2003年03期 |
10 |
冯宗智;再次重申:ERP不是软件[J];科技智囊;2005年07期 |
11 |
王云超;;企业信息化咨询的探讨[J];太原科技;2007年07期 |
12 |
田振明;;投入产出模型若干性质的研究[J];经济数学;2008年03期 |
13 |
齐二石;关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天津科技;2002年01期 |
14 |
施雁恒;浅析企业信息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4期 |
15 |
德光;企业信息化的利器——腾讯通RTX[J];科技创业月刊;2003年12期 |
16 |
程刚,陈传明;基于企业信息化的组织结构变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2期 |
17 |
刘凤琴,马俊海,谢敏,施立峰;中小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0期 |
18 |
杨有亮,张莉;商业智能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J];科技广场;2005年02期 |
19 |
韩东,张光远,胡锡健,耿显明;非齐次投入产出模型中消费与生产的关系[J];应用数学;1997年01期 |
20 |
白宝光,宝音朝克图;电力企业投入产出实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
|
|
|
|
|
1 |
王福海;周本濂;;企业信息化典型案例分析[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2 |
龚炳铮;;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对策[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
3 |
胡文博;宋鸿馨;杨国民;王远功;郭春雨;;从爱地鑫信息管理系统浅谈建筑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4 |
王福海;;前言[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5 |
程玉民;张国平;;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
6 |
孙巍;孙宝华;;企业云计算调研与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
7 |
苏明;;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A];中国烟草行业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8 |
梁钢;;企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A];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第九届中国Java技术及应用交流大会文集[C];2006年 |
9 |
于明国;殷晓冬;周耀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信息化实施探讨[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
10 |
李波;曾安平;冯雪武;陈强;;管理因素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