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梯形相移强度比三维测量方法
【摘要】:
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在三维非接触测量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彩色梯形相移强度比投影法是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具有非接触、高分辨率、无破坏性、数据获取快等优点,可以实现快速三维坐标测量。本文针对被测物处于静态或准静态的场合,设计了基于彩色梯形相移投影法的轮廓测量系统。
本文深入研究了彩色梯形相移的编解码方法等方面的内容。研究成果在工业设计、生产控制、医疗检测和考古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依据本文方法,建立三维测量系统数学模型;设计DLP投影仪、3CCD摄像机和笔记本电脑组建的三维轮廓测量系统。
将灰度梯形相移法与RGB彩色空间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彩色梯形相移技术,彩色梯形相移法只需投射一幅彩色梯形条纹图就能进行强度比测量,较灰度梯形相移法而言,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
研究基于彩色梯形相移法的强度比调制和解调算法;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提出了彩色格雷码与彩色梯形相移相结合的测量方法,深入研究了基于彩色格雷码的时域展开技术,实现展开强度比提取。
针对典型表面和复杂表面进行三维测量仿真实验和实际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700~950mm深度范围内,最大测量误差为2.1484mm,重构的复杂表面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深入分析了实际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颜色耦合和不平衡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提高了测量系统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的测量准确度。
本文研究为编码结构光三维测量提供了高准确度和高采样密度的编解码方法及其理论和实验依据,对促进结构光三维测量技术发展及其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
|
|
1 |
徐建强,王蕴栅,司书春,高成勇,云大真;三维形貌测量的扫描相移法研究[J];光子学报;2004年10期 |
2 |
陆大荣,吕宗森,隗茂贤;基于相移法的直流測量半导体內非平衡载流子寿命[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1964年02期 |
3 |
周文俊;相移法测量单模光纤色散特性的探讨[J];电子学报;1988年01期 |
4 |
常刚;续伯钦;;非正弦格栅相移技术[J];实验力学;1992年02期 |
5 |
骆南;张乃文;吴冈;;基于TMS320DM642的三维物体表面测量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
6 |
马斌,张鸿海,刘胜,汪学方,王志勇;采用五步相移技术对硅片表面翘曲形变的检测[J];机床与液压;2004年12期 |
7 |
向楠;;基于锁相环技术实现单边带调制的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8年07期 |
8 |
钱凤章;谢蓓莉;;高电平相移法单边带发射机的试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年04期 |
9 |
姚慧海,何之健,陈骏夫,武时勉;相移法测量单模光纤色度色散[J];通信学报;1987年01期 |
10 |
闫玉华,徐运华,李世普;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胆固醇光纤生物传感器的研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
11 |
向楠;;基于锁相环技术实现单边带调制的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05期 |
12 |
石智伟;洪嘉萍;林嘉杰;林桔桦;;一种基于相移技术的三维轮廓检测方法[J];信息技术;2008年01期 |
13 |
赵宏波;李炜;汪洋;龚桃荣;段世刚;;采用相移法测量长站距OPGW光缆的色散[J];电网技术;2010年07期 |
14 |
曾丽珠,武星,葛春风,吕辰刚,秦一帆,倪玉婷;一种新颖的光纤色散测试方法[J];光电子.激光;2005年07期 |
15 |
付林;李振华;贺安之;;数字三色条纹相移形貌投影栅线法[J];光子学报;2007年02期 |
16 |
初凤红;蔡海文;瞿荣辉;方祖捷;杨俊杰;;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溶解O_2传感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9年08期 |
17 |
周鸿,赵宏;一种用线阵CCD测量物体表面三维轮廓的新方法[J];半导体光电;2001年06期 |
18 |
雷志辉;李健兵;;基于双频投影条纹的全自动相位解包裹方法[J];光学学报;2006年01期 |
19 |
王蕴珊;刘延利;蒋丽丽;;图像处理中的相位提取技术研究[J];英才高职论坛;2009年01期 |
20 |
初凤红;杨俊杰;王计元;;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光纤爆炸物传感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