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间隙空气绝缘电子崩过程数值模拟及实验
【摘要】:电能是一种便于集中、传输、分散、控制和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源,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系统中的高压输电线路主要是依靠足够的空气间隙保持绝缘的,而变电站的开关设备也大都是气体绝缘设备。气体放电是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规律及应用的学科。气体放电机理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对认识不同条件和不同电极系统下的气体放电规律,以保证各种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在研究气体放电现象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气体放电过程涉及到物质结构的不同层次(包括电子、原子、分子和光子),影响因素比较多,因而还没有一个理想模型能够对放电过程进行精确描述。根据汤逊电子碰撞电离理论,电子崩是气体放电最基本的过程。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成果的同时,从基本物理定律出发,遵循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以汤逊碰撞电离及流注理论为基础,应用雷特—米克判据构建了气体绝缘短间隙电子崩发展过程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在板—板、尖—板、尖—尖、球—球、球—板、以及尖—球电极系统中,对空气进行电子崩过程仿真计算,不仅考虑电子和正离子空间电荷场对电子崩发展的影响,同时,还充分考虑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行为,包括电离、复合、漂移、扩散和气体分子密度等对电子崩过程的作用。仿真结果表明,空间电荷场对负针尖电极系统中电子崩过程的影响大于正针尖电极系统,其影响程度与气体分子密度有关。对各种电极在不同压力下进行模拟实验,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给定间隙,气体的起始放电电压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的电极系统,由于电场的均匀程度不同,起始放电电压随压力变化的趋势也不同。
本文结论可以为选择合理的气体绝缘高压电器结构和输电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充分利用和发挥空气绝缘的特点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
|
|
|
1 |
邵涛,孙广生,严萍,高魏,彭燕昌,王珏;高压纳秒脉冲气体放电试验研究进展[J];高压电器;2004年04期 |
2 |
章程;邵涛;严萍;王珏;张东东;张适昌;;高压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中X射线探测实验研究进展[J];高压电器;2010年02期 |
3 |
李庆凯;船舶电缆的修补方案[J];江苏船舶;1994年04期 |
4 |
黎崇彬,关玉薇;尼泊尔崔舒里电站水轮发电机损坏的定子绕组修理方法[J];大电机技术;1998年03期 |
5 |
赵殿全,韩宝银,姚文冰,马治亮,黄盛洁;500kV 变电所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数据分析[J];高电压技术;1998年01期 |
6 |
蔡旭;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新原理及装置[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7 |
徐建源,汪枫,何荣涛,肖凤良;110kV三相共箱式GIS内隔离开关部位电场及击穿特性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年09期 |
8 |
毛一之,王秀春;500kV变压器的绝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9 |
徐建源,汪枫,肖凤良;三相共箱式GIS中电流互感器部位的三维电场计算及绝缘分析[J];高压电器;2000年01期 |
10 |
史保壮,杨莉,冯德开,刘炎林,甘团杰,谭跃凯;智能技术在绝缘在线诊断系统中的应用[J];高压电器;2001年01期 |
11 |
王天禄;浇铸式电压互感器推广使用中的改进意见——“5·30”甲醇新建35kV变电所电压互感器烧毁事故分析[J];天然气与石油;2001年01期 |
12 |
赵现平;10~35kV户内真空开关检验中的问题[J];云南电力技术;2001年04期 |
13 |
计晓丽,李宏颖;一种短路电动力分析及预防[J];应用科技;2001年09期 |
14 |
汪沨,邱毓昌,张乔根;六氟化硫混合气体绝缘的发展动向[J];绝缘材料;2002年05期 |
15 |
印华,邱毓昌;油浸变压器用植物油[J];绝缘材料;2003年02期 |
16 |
李育钢,胡浩,操念东,曾国;110kV变压器绝缘故障分析与查找[J];湖北电力;2003年01期 |
17 |
刘少克;电力设备线圈绝缘局部放电计算机检测方法[J];微电机;2003年04期 |
18 |
张涛,杨健;从“8·14”美加大停电谈华北网高压输电线闪络及维护[J];华北电力技术;2004年07期 |
19 |
肖炳信;海明毓;;修理电机各部绝缘尺寸简易给定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1979年04期 |
20 |
唐铭华
,兰宝珍;绝缘拉杆的国产化[J];电机电器技术;199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