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差异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摘要】:
随着交通和通信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世界步入信息时代,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日益频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共通语越来越承担起作为世界交流的主要工具。英语已不能被简单的视为某些民族或个人所独有,因为除了在英语母语者内部使用外,英语更多的出现在本族人英语母语者甚至非英语母语者之间的交流中(Alptekin 2002 )。在此背景下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不再单纯是为了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文化,是要适应最新的国际交流需要。因而发展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当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新的目标和关注点。
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论文在实验的基础上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得出结论。
在中国,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完成。然而大学英语教育普遍存在一种令人担扰的现象,即注重语言形式,忽略语言功能,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学习者能力的培养,这常常导致交际失败。新世纪是国际化的高科技时代,现代企业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阅读和翻译能力,更重要的是写作和会话能力。为适应这一需求,大学普遍设置了英语口语课程,但由于受教材,教学设备,口语教师本身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口语课并没有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作用。口语课堂教学仍局限在带读,句型操练,回答问题等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中极少涉及或基本不涉及文化内容。对目标语文化知识的溃乏严重阻碍了中国学生同世界人民的交流,高校教育应服务于时代,服务于社会。口语教学必须包含文化教学,这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