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技术在抑制PWM调速系统负面效应的效果研究
【摘要】:
变频器是交流调速系统的重要环节,然而变频器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些显著的负面效应。首先,电压源型PWM变频器会产生高频共模电压,它会在电动机转轴上感应出高的轴电压,并形成轴承电流,使电动机的轴承在短期内造成电气原因的损坏,缩短电机使用寿命。而且,高速开关的电力电子器件产生强烈的电磁干扰(EMI)。传导性EMI和辐射性EMI会干扰其他控制系统或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误动作。这些负面效应所带来的实际损失可能大大超过交流变频调速系统本身的成本。因此,研究PWM变频器产生的负面效应及其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研究了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负面效应的产生机理,阐述了共模电压是逆变器驱动感应电机系统负面效应产生的本质。鉴于两电平逆变器的输出共模电压只能依靠外接滤波器进行消除,分析了三电平变频器中消除共模电压的策略,得出了共模电压在三电平逆变器中是可以消除的这个结论。
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三电平直接转矩控制技术(DTC),利用三电平逆变器的7种零共模电压的有效开关状态,在Matlab环境下设计建立了新型的消除共模电压DTC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分析改进了消除共模电压DTC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消除共模电压DTC策略具有完全消除共模电压的能力。
|
|
|
|
1 |
姜艳姝;陈勇;;DTC技术对电机驱动系统中共模电压的抑制效果研究[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9年02期 |
2 |
金喜波;;矩阵变换器SPWM调制策略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
3 |
姜艳姝,陈希有,徐殿国,马洪飞;一种消除PWM逆变器驱动系统中电动机端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前馈有源滤波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
4 |
刘洪臣,陈希有,沈涛,冯勇;用于抑制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的零输出换相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
5 |
幸善成,吴正国;逆变器驱动电动机系统中轴承电流产生的机理研究[J];电气应用;2005年11期 |
6 |
吴小兰;谭国俊;周文鸣;;一种减少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的空间矢量调制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6年10期 |
7 |
钟玉林;赵争鸣;张永昌;;SHEPWM对三电平NPC变频器共模电压的抑制作用[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7年05期 |
8 |
姜保军;;电机驱动系统电机端共模电压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年02期 |
9 |
王世煜;;火电厂的干扰测试及分析[J];华东电力;1980年01期 |
10 |
姜艳姝,陈希有,徐殿国;PWM逆变器输出有源滤波技术及其发展[J];电气传动;2002年02期 |
11 |
高嵬;张俊洪;雷津;杨希勤;;混合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共模电压的仿真分析[J];船电技术;2007年03期 |
12 |
李维波,毛承雄,陆继明,范澍;高压变频调速系统仿真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13 |
王洪峰;关振宏;吴桢生;谢峰;唐顺;程新伟;;牵引变流器共模干扰分析[J];电气开关;2009年04期 |
14 |
黄守道;葛照强;肖慧慧;叶光辉;;注入3次谐波控制的共模电压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6年09期 |
15 |
程冰;陈明惠;汤钰鹏;;三电平逆变器中共模电压抑制方法的研究与仿真[J];通信电源技术;2007年01期 |
16 |
袁鹏;陈景熙;张凯;;死区对PWM逆变器共模电压的影响及其抑制方法[J];通信电源技术;2007年02期 |
17 |
沈丽频;杨梅;姜艳姝;;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生成机理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
18 |
聂学聪;李志成;曾双贵;;减少共模电压的SVPWM优化调制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09年04期 |
19 |
赵莉;宋平岗;叶满园;;多电平逆变器共模电压的抑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年03期 |
20 |
窦汝振;;减小异步电机共模电压的SVPWM控制方法的分析[J];变频器世界;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