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吹转炉冶炼历程及脱硫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
顶底复吹转炉冶炼技术是在顶吹和底吹氧气转炉炼钢法的基础上,综合两者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炼钢方法。目前,复吹转炉冶炼技术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炼钢方法。近30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复合吹炼技术能使冶炼过程中钢-渣反应更趋于平衡,降低冶炼过程中钢、渣的氧化性,提高脱硫能力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等。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以及分析总结国内外对复吹转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生产现场取样,分析冶炼过程中各时间点钢、渣的化学成分和在实验室测定炉渣熔点等方法,对100t复吹转炉炼钢的冶炼历程与脱硫效果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当炉渣碱度R在5附近时,达到最佳的脱硫效果;在一定炉渣的熔化温度下,炉温越高,炉渣过热度也越高,流动性越好,渣-钢间脱硫反应也就越快;在碳浓度较高的吹炼初期,由于炉温低,炉渣碱度低,所以硫在渣-钢间的分配比较低;在碳浓度不断降低的中后期,由于随着吹炼的进行,炉温不断提高,炉渣氧化性逐渐降低,炉渣碱度逐渐增大,炉渣流动性也逐渐提高,硫在渣-钢间的分配比不断升高。
根据本研究结果,为了提高顶底复吹转炉的脱硫效果,在目前的冶炼工艺条件下,应尽可能选用低含硫量的造渣剂和金属原料;在保证正常出钢温度的前提下,尽快提高冶炼过程温度;配制适合成分及流动性好的炉渣,以创造能得到高硫分配比的条件;从有利于脱硫考虑采用较大的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