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技术在痕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样品前处理是分析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一,既要从样品中分离和浓缩目标分析物,又要减少或消除样品中的干扰物以便实现目标分析物的低浓度检测。近年来,为了节省时间、实现样品前处理的自动化以及尽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发展了多种微萃取技术。液相微萃取(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LPME)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它集采样、萃取、浓缩于一体,无需特殊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有机溶剂用量少、环境友好等优点。
本论文综述了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操作模式的液相微萃取进行了概述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新型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本论文将超声辅助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ultrasound-assisted solidified floating organic drop microextraction, USA-SFODME)、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based on solidification of ?oating organic droplet ,DLLME-SFO)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FAAS)相结合建立了水样中铜、锌、钴、镍、镉、铅的检测新方法。在系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建立了以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为配位剂、十二醇为萃取剂的超声辅助-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USA-SFODME)—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水样中痕量铜、锌、镉的新方法。对萃取剂进行了筛选,并研究了pH、PAN的用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试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对铜、锌和镉的富集因子分别为115、76和81,线性范围分别为20~600μg/L、20~450μg/L和10~450μg/L,相关系数(r)介于0.9979至0.9989之间,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76μg/L、0.79μg/L、0.66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42%~4.02%。本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河水及海水样品中痕量铜、锌、镉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0.5%~101.5%,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2)建立了以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为配位剂、十二醇为萃取剂的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SFO)—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水样中痕量钴、镍、铅的新方法。对萃取剂和分散剂进行了筛选,并研究了pH、APDC的用量、萃取时间等试验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佳的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对钴、镍、铅的富集因子分别为160、158和151,线性范围分别为1.15~110μg/L、4.23~250μg/L和18.43~400μg/L,相关系数(r)介于0.9991至0.9996之间,检出限(LOD,S/N=3)分别为0.35μg/L、1.27μg/L、2.53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2.55%~3.41%。本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河水及海水样品中痕量钴、镍、铅的分析,加标回收率在94.5%~100.7%,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
|
|
1 |
闫立慧;;水环境监测中现代化萃取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08年08期 |
2 |
V.M.Shkinev
,V.N.Gomolitskii
,B.Ya
,Spivakovk.E.Geckeler
,E.Bayer
,杨晓民;液相高分子化合物基质保留—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LPR—FAAS)测定水中痕量重金属[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0年03期 |
3 |
董宏博,韩丽琴,董顺福;复方银杏胶丸中镁锌铜锰钠镉六种元素含量分析[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2年03期 |
4 |
陈雨艳,张金生,郑永建;微波消解—FAAS测定污泥样品中的镉[J];辽宁化工;2004年09期 |
5 |
沈梅,马安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东江河沙中8种微量元素[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5期 |
6 |
陈波;倪静;;酞酸酯及其降解产物的前处理技术研究综述[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7 |
马存花;徐彩霞;肖芙蓉;龚晓武;王运华;吴建宁;;新疆甘草中无机元素的比较研究[J];广东化工;2010年04期 |
8 |
张占恩;罗三姗;张丽君;张磊;;顶空液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土壤中的苯系物[J];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03期 |
9 |
张红,陈玲,陈皓,彭中良;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环境水样预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年06期 |
10 |
张东军;李文典;;FAAS法测定葛根醋中微量元素[J];中国酿造;2008年14期 |
11 |
杨升红,李波;FAAS法测定钛粉中微量钙[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6年01期 |
12 |
王彦锋;;FAAS法测定功劳叶中的微量元素[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0年04期 |
13 |
左天明;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钢铁中的铜[J];光谱实验室;1996年03期 |
14 |
刘玉国,刘玉凤,陆雅琴;石英缝管技术的FAAS测定新生儿发中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
15 |
杜天军;韩华云;徐卫河;闫明;林琳;张西林;;山药中金属元素的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6 |
舒和庆;李春香;徐婉珍;闫永胜;;凹凸棒土预分离/富集与FAAS联用分析粮食中Zn(Ⅱ)的研究[J];化学试剂;2007年04期 |
17 |
徐卫河;陈复生;;小麦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分析[J];食品科技;2008年12期 |
18 |
董冬,时彦,迟锡增, 王吉善;新生儿血清微量元素测定及其与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J];分析试验室;1996年06期 |
19 |
伍正清,林淑注,陆镇球,白美荣;聚合松香中微量元素的FAAS直接测定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20 |
赵爱东;翟学良;常丽新;;微波消解-FAAS法测定野菜中的微量元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