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损伤分析
【摘要】:建筑物在服役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损伤和破坏,其中地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然因素。地震时,建筑结构受到低周反复荷载的作用,使结构构件的塑性铰区域产生不可恢复的塑形变形。当地震烈度远远超过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就会发生首次超越破坏;大部分结构从产生微小局部裂缝到倒塌需要一个过程,在弹性变形下结构反复循环几次乃至几十次才能倒塌,即发生累积损伤破坏。因此,要判断一个结构在震后是否能够继续使用或者是经过修复后继续使用,还是需要推到重建,考虑结构在震后的累积损伤是十分必要的。这项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地震损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ABAQU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进行研究,建立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滞回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损伤模型,为方钢管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模型,选择合适的钢管和高强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模型。其核心混凝土采用ABAQUS提供的塑性损伤模型,选择适合往复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的损伤系数d以及刚度恢复系数w。
(2)采用有限元法对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构件的滞回曲线,并将其跟试验曲线比较,验证了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模型的可靠性。以套箍系数ξ、轴压比n和长细比λ为参数,计算了128根方钢管高强混凝土。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滞回模型。利用此滞回模型计算试验中试件,并与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滞回模型的可靠性。
(3)为了得到适合方钢管高强混凝土的损伤模型,利用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滞回模型,计算9根试件破坏时的极限位移和累积耗能。令破坏时损伤指数D = 1,通过回归分析得到适合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利用得到的损伤模型计算实际试验中试件的损伤指数D,验证了该损伤模型的可靠性。
|
|
|
|
1 |
吕西林,李学平;方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技术研究[J];建筑施工;2000年03期 |
2 |
肖岩,伍云天,尚守平,Henry W.Yun,A.Esmaeily;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足尺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3 |
张素梅,刘界鹏,王玉银,郭兰慧;双向压弯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滞回性能试验与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3期 |
4 |
李四平,王菁,蒋晓东,黄玉盈;方钢管砼偏压柱极限承载力计算的简化数值法[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5 |
陈周熠,赵国藩;人工神经网络在钢管核心柱设计参数预报中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6 |
张素梅,郭兰慧,王玉银,田华;方钢管高强混凝土偏压构件的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1期 |
7 |
王忠礼,林拥军;基于神经网络的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J];甘肃科技纵横;2004年04期 |
8 |
张春梅,王立超,阴毅,周云;几种钢-高强混凝土柱轴压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
9 |
王铁成,卢明奇,张洪波;柱长细比对方钢管混凝土框架延性影响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0 |
许林胜;;高强混凝土柱施工的优化模板方案和温控养护[J];施工技术;2006年S1期 |
11 |
杜坤;;方钢管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9期 |
12 |
邢丽;董石麟;;方钢管焊接空心球节点的弹性有限元分析及试验[J];工程设计学报;2007年04期 |
13 |
李四平,邹时智,关罡,王菁;方钢管砼偏压柱压溃过程的数值模拟[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
14 |
陈周熠,赵国藩,易伟建,林立岩;带圆钢管劲性高强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5 |
牛季收;周中一;;非直角T型方钢管节点的受弯及复合承载力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16 |
王瑞萍;袁世超;;试论混凝土及其增强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信息;2008年26期 |
17 |
陶忠;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现状[J];建筑结构;2003年07期 |
18 |
陈周熠;易伟建;赵国藩;林立岩;黄晓晖;;以圆钢管为钢骨的劲性高强混凝土柱的弯矩-轴力相关曲线的数值分析[J];工业建筑;2006年04期 |
19 |
朱卫东;徐贵平;张伟;;高强混凝土在地震区的应用概述[J];交通标准化;2010年23期 |
20 |
赵彤,刘明国,谢剑,张晨军;碳纤维布改善高强混凝土柱延性的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