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中功能性糖的研究
【摘要】:枣(Ziziphus jujuba Mill.)隶属于鼠李科枣属,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枣果中营养成分丰富,主要包含糖、多酚、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三萜及其苷类、生物碱、矿质元素、维生素及其它活性物质,是传统的药食兼用佳品。对枣果中的化学成分研究远不及同类的传统中药,糖作为枣果中含量最大的组分,在其制备、测定及生物学活性方面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为了明确果中主要化学成分,确定枣中糖类成分的组成及生物学活性,以利于今后对枣的合理开发利用,本研究对二十种具有代表性的枣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选择其中栽培范围较广的金丝小枣为研究目标,对其多糖、低聚糖和单糖的制备及组成进行研究,并对低聚糖进行双歧杆菌体外增殖实验。此外,还将金丝小枣与其它七种枣中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进行了比较。
从国家红枣良种繁育基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个品种,对其进行总糖、还原糖、多糖、脂肪、蛋白质、矿质元素、Vc等10项营养指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鲜食型品种、制干型品种和兼用型品种在水分、还原糖、粗纤维和Ca含量上存在差异较大。
金丝小枣是河北省的优势栽培品种,以其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提醇沉得到枣多糖和小分子糖两种组分。以Sevage法和反复醇洗法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和色素,干燥后备用。小分子糖通过超滤与纳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级,得到500-1000Da之间的低聚糖组分以及小于500D的单糖组分。
建立了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枣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方法,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衍生剂,20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6.7)-乙腈(83∶17)为流动相。枣多糖用三氟乙酸水解后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物质,对其进行HPLC分析,确定金丝小枣中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并将金丝小枣与赞皇大枣、梨枣、宜城圆枣、无核小枣、晋枣、骏枣、大荔龙枣七个品种的枣中水溶性多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八种枣多糖中均含有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六种单糖,但各种枣多糖中单糖组成比例上存在很大差异,甘露糖在各多糖中所占比例均为最小,金丝小枣中半乳糖醛酸所占比例最大,其鼠李糖、半乳糖醛酸以及阿拉伯糖的含量均高于另外七种枣。
建立了离子色谱方法,将得到的500-1000Da范围和小于500Da范围的两个组分分别进行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低聚糖主要包含5个均一性组分构成,其聚合度约为3-7。分子量小于500Da的组分由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组成,其构成比例为Glu: Suc: Fru= 4.48: 0.32: 4.66。
通过双歧杆菌体外增殖试验对分离得到的金丝小枣低聚糖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聚糖对动物双歧杆菌体外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1%、0.5%、1%的低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当低聚糖添加浓度为0.5%时,促进生长效果效果最明显。
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十种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建立了测定枣多糖中单糖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金丝小枣中多糖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其它栽培范围较广的七种枣中多糖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枣多糖中单糖在组成比例上存在很大差异,由此推断其生物学活性上可能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膜分离方式得到金丝小枣低聚糖,首次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双歧杆菌体外促生长实验,验证了金丝小枣低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枣的综合利用及功能性糖分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1 |
王庆雷,刘春芹;金丝小枣病害及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1995年10期 |
2 |
王奎武,燕希怡,王文安,李学敬;修剪技术对金丝小枣产量的影响[J];落叶果树;1996年S1期 |
3 |
王学军;小枣开甲注意防治灰暗斑螟[J];河北果树;1998年02期 |
4 |
杨振营,胡光明,李桂荣,曲炳国,于克东;沧州市金丝小枣产销现状与发展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1年02期 |
5 |
卢振波,张爱军,杨希泉,王洪志,梁慧敏;金丝小枣高接冬枣的技术[J];落叶果树;2001年01期 |
6 |
郑世英,曾强成,沈亮,陈吉美,顾林军;乐陵金丝小枣品质优良的气候与土壤生态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7 |
王震星,刘贵仁,唐桂玲;金丝小枣茎段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J];落叶果树;1996年01期 |
8 |
王红静;小枣浆烂果病发病机理及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2年06期 |
9 |
曲泽洲,李三凯,武元苏,孙平菲,胡京萍;枣贮藏保鲜试验技术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7年02期 |
10 |
王学军;小枣幼树早期丰产技术[J];河北果树;1994年03期 |
11 |
刘玉栋;醉枣[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1996年05期 |
12 |
王震星,刘贵仁,张磊,杨恩芹,严仁玲;外源植物激素对金丝小枣试管苗复壮的影响[J];河北果树;1997年03期 |
13 |
侯富华;金丝小枣嫁接冬枣试验[J];河北林果研究;1998年S1期 |
14 |
姚吉成;无棣金丝小枣[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5 |
傅贵芹,朱士武;玉田小枣低产园改造技术[J];河北果树;1994年04期 |
16 |
王学军,郭春阳;金丝小枣新品系——品10[J];河北果树;1997年03期 |
17 |
王学军,张丰年,郭春阳,刘勇;金丝小枣新品系品17[J];山西果树;1997年02期 |
18 |
武之新;1997年金丝小枣大面积裂果的原因及今后预防对策[J];落叶果树;1998年03期 |
19 |
王奎武,王艳秀,穆霞;金丝小枣优良品种简介[J];中国果菜;2000年06期 |
20 |
李胜玉;实施枣树富民战略 加快推进红枣产业化进程[J];中国果菜;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