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神经网络在粉煤灰混凝土强度预测和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
遗传算法是一种简单,通用,鲁棒性强的概率搜索算法。与传统的优化方法相比,它采用了许多独特的方法和技术,并且易于和别的技术(如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相融合,从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粉煤灰混凝土28天强度预测和配合比优化设计在实际工程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粉煤灰混凝土强度预测是一个典型的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现在预测的方法准确性较差,难以在实际中被普遍推广应用。本文将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综合利用二者的优点,进行粉煤灰混凝土强度的建模与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配合比设计方法。实验表明,此种算法是高效可行的。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建立的粉煤灰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和配合比设计模型,具有操作简便,预测精度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
|
|
|
1 |
温大志;;国外论文消息几则[J];建筑节能;1990年02期 |
2 |
李桂霞;;粉煤灰混凝土的耐久性及其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年04期 |
3 |
李勇;;粉煤灰混凝土硫酸盐侵蚀劣化机理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2011年07期 |
4 |
徐峰;;用粉煤灰取代混凝土中的砂[J];砖瓦世界;1989年24期 |
5 |
沈旦申;;序言:粉煤灰的有序化技术——一项实用的系统工程[J];建筑节能;1991年06期 |
6 |
罗作新;;粉煤灰混凝土在港工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粉煤灰;1997年04期 |
7 |
高相东,王新友;低水胶比粉煤灰混凝土的耐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J];山东建材;1999年06期 |
8 |
蔡跃波,林宝玉,戴贤凯,单国良,蒋陈霞;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2000年01期 |
9 |
吴正严;粉煤灰混凝土的发展方兴未艾[J];粉煤灰;2000年01期 |
10 |
朱安民;;粉煤灰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性能[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5年04期 |
11 |
张夏;;粉煤灰在碾压混凝土中的利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1年04期 |
12 |
王明春;洪灿然;;用粉煤灰和硅灰作固体流化剂的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1年01期 |
13 |
;“粉煤灰的有序化技术”专题结语 粉煤灰的有序化技术展望——2000年粉煤灰混凝土新技术的前奏[J];建筑节能;1993年05期 |
14 |
吴学礼,杨钱荣,张凌翼;粉煤灰混凝土配比设计的计算机系统[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2年02期 |
15 |
杨钱荣,吴学礼,张凌翼;粉煤灰混凝土的双变量强度公式[J];建筑材料学报;2002年02期 |
16 |
国庆;铁城;;减水剂在粉煤灰混凝土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1983年06期 |
17 |
京书;;《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通过审定[J];建筑节能;1986年01期 |
18 |
吴振礼;;新型建筑材料——无水泥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J];粉煤灰综合利用;1990年02期 |
19 |
惠荣炎,黄国兴;粉煤灰混凝土依时性变形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1992年08期 |
20 |
王思恭;粉煤灰混凝土在北京西客站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199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