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陈超英;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测度的灰色模型及其应用[J];生态学报;2005年11期 |
2 |
姜文虎;刘军侠;李超丽;;区组混栽转基因杨树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3 |
黄正恩,杜相革,董民,杨东鹏,张禄达;有机管理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4年06期 |
4 |
刘德广,熊锦君,谭炳林,黄明度,张润杰;荔枝-牧草复合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分析[J];生态学报;2001年10期 |
5 |
李胜华;;不同绿地类型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年03期 |
6 |
高素红;高宝嘉;刘军侠;;转双抗虫基因741杨不同栽培模式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7 |
邵正飞;缪勇;王云;;玉米品种抗虫性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5期 |
8 |
邱良妙,占志雄,郑琼华,应朝阳,李春燕,陈元洪;枇杷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9 |
邹运鼎,李磊,章炳旺,毕守东,娄志,丁程成,高彩球,李昌根;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的聚类分析及最优分割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8期 |
10 |
丁瑞丰;王小丽;徐遥;李号宾;汪飞;王东;孙世龙;;套种蜜源植物对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11 |
叶斌,江英成,林文清,宋漳;金龟子绿僵菌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2 |
刘长仲,王万雄,吴小刚,尚进文;苜蓿人工草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8期 |
13 |
巫厚长,程遐年,魏重生,邹运鼎;吡虫啉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
14 |
占志雄,邱良妙,傅建炜,魏辉,应朝阳,翁伯琦;不同牧草覆盖枇杷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5 |
蒋金炜,马继盛,陈俊炜,何国旗;不同杀虫剂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6 |
钟平生,田明义,曾玲;小菜蛾生态控制措施对十字科蔬菜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武夷科学;2002年00期 |
17 |
邹运鼎,丁程成,毕守东,高彩球,曹传旺,刘小林,孟庆雷,李昌根;李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18 |
谭炳林,丁勇,黄明度,李伟强;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1997年04期 |
19 |
高素红,毛富玲,王江柱,吉志新,高宝嘉;转双抗虫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生态安全性评价——转基因741杨对节肢动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20 |
蒋金炜,郭线茹,安世恒,石红霞;豫西山区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特征(英文)[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