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免耕播种机双向螺旋刀防堵装置的研究
【摘要】:
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论文在分析保护性耕作机具——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抓住影响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部件——防堵装置,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针对河北省一年两熟地区秸秆量大、机具容易堵塞的问题,提出利用驱动双向螺旋刀作为免耕播种机的防堵装置。双向螺旋刀以其特有的左、右旋形状,在其工作过程中推动土壤表面的碎秸秆向种行两侧运动和切断根茬。本文主要是针对双向螺旋刀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其相匹配的弧形种肥开沟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双向螺旋刀的基本参数,建立了双向螺旋刀的几何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分析了双向螺旋刀运动过程中土壤颗粒的抛撒轨迹,并建立了数学方程;分析了双向螺旋刀在刀轴上的排列方案,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了最佳排列组合,较好的解决了刀轴平衡和“最短距离”的矛盾,并对刀轴的强度进行了校核。针对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开沟器发生的侧向塑性变形问题进行了数学分析,并结合Pro/E和ansys软件对开沟器在前进阻力和出现的侧向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驱动双向螺旋刀防堵装置和相匹配的弧形种肥开沟器。将此防堵装置安装在斜置驱动缺口圆盘免耕播种机上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防堵装置在一年两熟地区,秸秆覆盖量为3.52kg/m2的田间进行免耕作业时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入土性能较好;刀轴工作转速为300r/min,减少了机器的振动和噪音,作业安全性好;表土动土量为30%,满足保护性耕作窄行作物播种表土破土量小于35%的要求;双向螺旋刀开出的沟槽宽度,保证了种肥开沟器的顺利通行;出苗率的测量验证了播种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
|
|
|
1 |
张喜瑞;何进;李洪文;李问盈;;小麦免耕播种机驱动链式防堵装置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10期 |
2 |
张喜瑞;李洪文;何进;王庆杰;张学敏;;小麦免耕播种机防堵装置性能对比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10年02期 |
3 |
詹兴;农业部推荐10种保护性耕作小麦免耕播种机[J];新疆农机化;2004年02期 |
4 |
刘广儒;;坝上地区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需注意的问题[J];河北农机;2006年03期 |
5 |
马根众;;发挥购机补贴对保护性耕作的促进作用[J];农机科技推广;2008年02期 |
6 |
;农业部公布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播种机推荐机型名单[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5年02期 |
7 |
窦乐智;童涵;胡文芳;;小麦免耕播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2010年10期 |
8 |
李宝筏,杨文革,王勇,邱立春,吴仕宏,王瑞丽,林静;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建议[J];农机化研究;2004年01期 |
9 |
周良墉;;2BMG-18型免耕精少量播种机[J];农业知识;2005年36期 |
10 |
林静;陈英心;李立新;;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分析[J];新疆农机化;2010年03期 |
11 |
王凤花,王卫华,李素欣,于彬;2BFM型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的开发及意义[J];山东农机;2003年01期 |
12 |
肖雷;李明;;凯斯空气变量播种机的几大优势[J];农业机械;2006年06期 |
13 |
尤晓东;张旭;刘忠泽;徐迪娟;章惠全;;2BQM-2型免耕气吸播种施肥机的研制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09年07期 |
14 |
窦乐智;胡文芳;童涵;;提高小麦免耕播种质量之我见[J];山东农机化;2010年08期 |
15 |
张进,韩战省;小麦 玉米免耕覆盖播种机的试验研究[J];山西农机;1998年S1期 |
16 |
张宏伟;王慧成;;发展保护性耕作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17 |
胡和兴;刘广玉;李鹏举;;2BF6134型免耕播种机的设计开发与试验[J];农业机械;2011年06期 |
18 |
包文育;林静;霍春明;李宝筏;;2BG-2型免耕播种机横向运动稳定性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19 |
丰志强;;现代农装免耕施肥播种机推广应用分析[J];农机市场;2010年07期 |
20 |
吕忠箱;杨冬梅;张利梅;;农机作业现场演示观摩[J];农机科技推广;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