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地区的陇山(岩)群与秦岭(岩)群的对比
【摘要】:作为三大岩类之一的变质岩的研究,自始至终一直是岩石学家、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之一,而作为造山带变质岩的研究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本文的研究重点甘肃天水地区的陇山(岩)群与秦岭(岩)群,恰处于中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两个大陆造山带—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对这一地区变质基底岩系的研究,对了解结合部位的构造特征、机制转换和造山过程以及对他们的连接对比提供了科学依据。
文章重点结合1∶25万天水幅区调填图项目,从岩石组合、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原岩恢复、形成环境、地球化学、变质作用、变形、形成时代等多方面对研究区的陇山(岩)群与秦岭(岩)群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对比。
认为这一地区的两套变质基底岩系,虽然在空间位置上分布不同,但却有着如下方面的相同特征:
1.在岩石组合上,两者都是由长英质片麻岩组合、富铝片麻岩组合、透辉斜长石粒岩组合和大理岩组合所构成,所包含的各类岩石也有着相同(似)的岩石学特征。
2.岩石化学方面的证据表明,陇山(岩)群与秦岭(岩)群的主要原岩类型均为陆源碎屑岩—碳酸盐系列,对两者中斜长角闪岩进行的构造环境判别证实,在构造环境上两者同属于大洋岛屿和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两者有着相同的形成构造环境。
3.地球化学方面,两者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型式有着共同
的趋势,曲线向右倾抖,有显著的铸负异常,这些特征进一步支持了
原岩为副变质岩的结论,并且说明原岩具有太古代以后沉积岩的特
征,微量的数据表明两者更接近于大陆边缘的大地构造环境。
4.在以岩相学为基础的变质作用方面,两者的主期变质作用均为
晋宁一加里东期,并且经历了相同的变形历史。
5.时代方面的数据表明,两者同属于古元古代。
结论:作为基底岩系的陇山(岩)群与秦岭(岩)群,虽然在空间位
置上分布不同,但却有着相同(似)的以上特征,有可能说明两者为同
一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