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大跨度悬索桥随机车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摘要】:
车-桥耦合振动是车辆体系与桥梁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往对桥梁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多局限于既定车流,且研究的车辆模型多为两轴和三轴车型,但实际行驶于桥面的车流具有很强的随机性,车型多为两轴、三轴、四轴、五轴及六轴不等;加之桥梁结构的计算模型与实际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进一步影响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因而对应的研究成果,在其推广应用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从对公路实桥随机车流的研究入手,结合桥梁结构有限元计算模型的修正技术,研究了随机车流作用下大跨度悬索桥的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具体内容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研究了随机车流随机特性的分布规律,编制了车速、车距、车型及车重随机的车流的模拟程序,提出了组合预测法,并以该方法对公路桥梁的车辆流量进行实时预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通过对公路实桥车辆流量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常见车流的一般统计参数,建立了随机车流参数数据库,生成了不同类型的随机车流模型。
(2)提出了基于敏感参数分析的子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修正方法,并以四渡河特大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对该桥有限元计算模型的成功修正,为后续进行的桥梁结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建立了21自由度的四轴车型、25自由度的五轴车型及29自由度六轴车型的模型,在现有的13自由度的双轴车型及17自由度的三轴车型的基础上,完善了随机车流典型车辆的计算模型体系,提高了随机车流中车辆模型的计算精度。基于VB语言,编制了随机车流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实现了该程序与随机车流模拟生成程序及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Ansys之间的接口;通过以单质量弹簧体系过梁模型及某大跨度连续刚构的动力荷载试验,对该程序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4)系统地研究了16类常见车辆的车型、悬挂刚度、悬挂阻尼及行车状态对桥梁结构动力响应产生的影响;揭示了大跨度悬索桥主缆、吊索、中央扣、加劲梁及主塔等结构参数的变化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及规律,研究的结论表明桥梁结构在车-桥耦合振动的作用下,其对应的冲击系数并不单一的随着结构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少,不同结构部位对应的冲击系数不尽相同,相同结构部位的内力及位移冲击系数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还基于极值外推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极值外推法的基本流程,推出了不同桥面平整度状态下的随机车流对桥梁结构产生的最大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
本文研究的结论可为日后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能为同类桥型的建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
|
|
|
1 |
杨铁军,陈玉强,黄金娥,刘志刚,李玩幽,左振雷;柴油机双层隔振系统耦合振动主动控制仿真研究[J];船舶工程;2001年03期 |
2 |
凌知民,曹雪琴,项海帆;铁路高墩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J];铁道学报;2002年05期 |
3 |
杨超;范士娟;;液压冲击耦合振动的特性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09年04期 |
4 |
刘阁;陈彬;张贤明;;化工管路系统的耦合振动瞬态特性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
5 |
何志勇;何清华;李自光;;结构共振式滤波器试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1年05期 |
6 |
商大中;考虑截面翘曲问题的汽轮机长叶片耦合振动的动力学方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1990年04期 |
7 |
濮中连;唐家吉;肖汝诚;程进;;压路机-桥梁耦合振动的理论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年10期 |
8 |
陈波;袁义坤;赵增辉;王育平;赵向东;;复合振子型直线超声电动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微特电机;2008年10期 |
9 |
贾剑峰;;公路桥梁与车辆耦合振动与分析模型[J];硅谷;2009年21期 |
10 |
王淼;周质炎;赵春发;;磁浮列车对某枢纽磁浮站屋荷载作用特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19期 |
11 |
张闯;殷玉枫;吉晓梅;;滚动轴承系统摩擦振动的非线性研究[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
12 |
李渤仲,应启光,周美荣,徐景福,陈敏雄;长冲程船用柴油机轴系扭转-轴向耦合振动(二)─—耦合振动典型实例剖析[J];船舶工程;1994年06期 |
13 |
王义,宋天相,宋希庚,李渤仲;船舶推进轴系扭转─轴向耦合振动响应曲线的分析[J];船舶工程;1995年01期 |
14 |
张庆福;滕念管;乔柏平;;简支轨道梁在温度变形下振动数值仿真[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6期 |
15 |
葛长闯;王建军;刘永泉;;2级叶片-轮盘系统模态特性研究[J];航空发动机;2009年05期 |
16 |
侯之超;王象武;劳耀新;;多楔带传动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
17 |
张瑞林;韩捷;;齿轮—转子耦合系统中轮齿故障机理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1988年03期 |
18 |
陆顺永,赵振东;双向水平-扭转耦合振动基底隔震系统参数的反应控制确定[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年03期 |
19 |
张悉德,张玮;浸入水中输运流体管道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20 |
孟凯;消除耦合振动的广义对称法[J];建筑机械;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