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摘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自1918年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第一批共产主义者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当时面临的困境,就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的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成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由进化论世界观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一近代思想变革中,李大钊、陈独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都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指导,探索中国革命斗争的新道路。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经历、理论水平、思想观念及性格等方面的不同,李大钊和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阐释和运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成就和经验教训也被继承者所吸收和借鉴。李大钊、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毛泽东思想与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马克思主义革命者的思想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是对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因此,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历程,特别是李大钊、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道路,对于我们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复杂性,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231;K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