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二三九四”慢病管理模式中医体质干预研究
【摘要】:背景: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是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4种慢病之一,“社区防治”意义重大。“二三九四”慢病管理模式是罗仁教授课题组基于“治未病”和亚健康管理与干预的研究上首次提出来的以健康帮扶、健康促进、体质调理为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模式,将此模式运用于2型糖尿病管理,是社区慢病管理的一种方法创新与尝试,在此模式中,“四”是4种干预措施,是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及偏颇中医体质为目的的干预措施。通过改善偏颇体质状况,显现体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有积极意义。目的:1.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及其与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2.明确“二三九四”慢病管理模式体质干预对偏颇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作用。3.探讨气虚和痰湿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干预代谢组学机制。方法:1.通过体检和量表调查,对4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判定。2.将100例偏颇体质2型糖尿病患者分干预和对照组,两组维持原有降糖药物治疗。对照组予糖尿病生活方式指导,干预组同时予纠正偏颇体质的4种措施干预6个月,主要疗效指标为血糖水平和中医体质量表评分。3.从干预对象中选取最常见的2种偏颇体质气虚质和痰湿质,采集患者干预前后血清标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结果:1.4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和体质少(24.14%),偏颇体质多(75.86%),偏颇体质以痰湿、阴虚和气虚质为常见;超重和肥胖(58.35%)、血脂异常(54.93%)和高血压(51.91%)是最常见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龄多见阳虚质,痰湿质超重肥胖、血脂异常率高,湿热质吸烟、喝酒、超重肥胖率高,血瘀质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运动缺乏率高。2.干预后,体质评分,干预组平和质评分和偏颇质总分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糖值,干预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BMI、腰围、血压值,干预组BMI、收缩和舒张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干预组生理职能和生理机能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一般健康状况和生理机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干预后,气虚质患者有22个血清分类贡献较大的差异性代谢产物,痰湿质患者有15个血清分类贡献较大的差异性代谢产物,其共同差异代谢物为酪氨酸、α-亚麻酸、鸟嘌呤核苷、二磷酸腺苷、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肌苷、烟碱、瓜氨酸、α-葡萄糖、β-葡萄糖。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偏颇体质多,偏颇体质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2.“二三九四”慢病管理模式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偏颇体质状态,增进平和体质状态,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临床异常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体。3.体质干预可能通过能量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肠道菌群等途径发挥作用,且不同体质干预其代谢谱变化有一些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