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模型
【摘要】:近年来,公共决策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一些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尤为引人注目。公众采取行动频繁参与重大决策事项也已经越来越成为当前决策者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不仅是当代民主政治生活的要求,也是我国推进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本质内涵。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公众参与化程度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公众参与的民主化程度、公众的权利意识都同步增强。但是,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矛盾案例也不胜枚举,如“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厦门PX化工项目”、“上海磁悬浮列车”等。
随着新信息技术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广的增强,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途径有所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公共管理者自身的决策能力也成为重要指标,如何在与日俱增的公众参与中增强公共决策者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成为了重要的考验。
因此,在制定并实行科学高效的公共决策的同时,满足公众参与和决策民主化的要求成为一个明显的决策困境。而如何突破该困境,便成为本文的写作缘起。
本文对公共决策与公众参与的含义,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意义、作用以及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中的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借鉴克莱顿·托马斯的公众参与有效决策模型、参与阶梯理论模型、塔桥理论模型等,构建公众参与的有效治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广州番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厂的案例,结合实地调研的材料,对有效治理模型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将公共决策中公众参与的各项要素进行梳理并对参与治理模型进行修正,以期为公众参与提供一种理论范式和参考标准,并为完善公共决策,提高治理效率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