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
【摘要】:
战略思维是战略家认识、思考、研究和处理战略问题的思维活动、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总称。它基本上可以分为:战略思维基本观念和战略思维方式。思维的基本观念就是思维的基本范畴,是整个思维活动的支撑点。战略思维的基本观念决定了战略思维的展开、路径和方式、方法,提供了主体认识、思考、研究战略问题的视角,规定了主体对客观材料的选择、取舍。战略思维方式是主体认识、思考和处理战略问题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思维倾向、思维定势、思维框架或模式。战略思维方式是战略思维观念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主体思维过程中的动态展开,而战略思维观念则是战略思维方式的静态的高度浓缩。
毛泽东的战略思维是表示毛泽东认识、思考、研究和处理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问题的思维活动一个总概念。就思想理论产生的思维机制而言,思想理论是思维中观念运动的产物,没有一定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思想理论成果。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就是他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等的产物。当然,这并不排斥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但是,同样的中国革命实践却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思想。而且综观历史,面对同样的战略问题,在同样的战略环境、战略条件和战略实力下,不同的战略家提出的解决战略问题的方针、措施、计划、路线、政策等战略对策是很不相同的,这必须从他们各自的主体条件,从其立场、认识水平,尤其是他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等战略思维的不同才能得到解释和说明。
毛泽东战略思维的基本观念主要有:人民至上的利益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阶级斗争、矛盾这五大基本观念。它们是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战略思维的范式性概念或核心性概念,是理解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战略思维的基础。
毛泽东战略思维方式是指在他的战略思维活动中那些长久地而不是暂时地、稳定地而不是易逝的、普遍地而不是针对某个特定战略问题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思维倾向,是他根据当时的战略环境、时代特点、国际国内的形势、自身实力和利益需要等客观因素,从而提出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计划等战略对策的思维模式。它是毛泽东战略思维观念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展开、体现和实现方式。毛泽东战略思维方式包括:全局性思维、过程性思维、预见性思维、联合思维、代价性思维。
本文不准备专门探讨毛泽东战略思维的基本观念,而主要探讨毛泽东战略思
维的主要方式,并在探讨他的战略思维方式中探讨他的思维的基本观念,因为毛泽
东战略思维方式是其战略思维的基本观念的动态展开。
本文共有七个部分,即绪论、第一至第五章、结束语。
绪论部分主要探讨毛泽东战略思维的主题、战略思维概念的涵义、毛泽东战
略思维的历史发展以及研究毛泽东战略思维的意义和方法。结柬语则探讨了毛泽东
的哲学修养和他的战略思维的关系。笔者认为,毛泽东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成功_
的战略实践得益于他深厚的哲学修养,得益于他常常把战略问题提高到哲学的层面
上加以解决。他早年的哲学探索为他的战略思维的基本观念和思维方式、思维能力
以及主体意识的建构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基础:延安时期的哲学探索促使他战略思维
观念、思维方式的最终形成,使他的战略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他晚年的哲
学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但出现了较大的偏向。他晚年没有实现战略思维基本观
念和思维方式的转换是他犯错误的根本的主体原因之一。
战略思维从其主要方面而言就是一种全局性思维。它强调关照全局的极端重
要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全局性思维就没有战略思维。毛泽东的全局概念
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的意义。在空间的意义上,它是指一种由各个部分的有机
联系构成的整体;在时间意义上,它是指主体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的全过程,它由
各个阶段构成。所以本文就从毛泽东的全局观作为第一章,着重阐述毛泽东全局概
念的涵义、关照全局的重要性。认识和把握全局的方法论。由于全局在时间上展开
为一个过程,因此,第二章就接着论述毛泽东的过程观。探讨毛泽东如何看待全局
的动态发展、变化、如何把握全局的现在状态、如何把今天的利益和明天的利益结
合起来、分阶段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思想等。要把握事物的全过程,还需要正确
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因此,第三章论述毛泽东的预见性思想,阐述毛泽东预见的
重要性、预见中要处理好现实性与可能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原因与结果、本质与
现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预见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等一系列辩证关系、作最坏
的打算、争取最好的前途等思想。驾驭全局不仅仅要认识和把握其发展规律,还需
要驾驭主体自身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整合自己的资源,因此,第四章探讨毛泽东的
联合思想,讨论毛泽东联合是壮大自己并战胜敌人的法宝、正确区分敌友是联合的
前提、联合中要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原则并着力掌握联合中的领导权等思想。整合
自己的力量和资源是为了运用这些力量和资源去战胜敌人,这就要付出代价,故第。
五章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