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建设论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人类能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人力资源也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发人力资源和建构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框架,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使我国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拓宽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从理论上阐明能力建设,不仅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为指导,综合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相联结的方法、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结合的方法,就构建能力建设理论的背景、能力建设的历史、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能力建设的哲学意蕴,以及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框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共包括以下五章内容:
第一章是从历史、时代、实践、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论文认为加强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是中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启示,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也是深化哲学、人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需要。
第二章考察了能力建设的历史。论文首先探讨了能力建设的起源,认为能力建设活动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并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在能力建设活动起源中,生产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次简述了能力建设实践的历史。论文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中的能力建设的状况和特征;再次是梳理了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能力建设思想,从而为建构能力建设理论确立了逻辑起点。
第三章论述了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论文从哲学和人学的角度定义能力,认为它指的是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能力建设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开发人的潜能,增强人的能力和充分发挥人的能力的教育、培养、配置、使用、管理和激励的活动和过程。基于能力和能力建设的概念,论文进一步分析了能力的性质和属性,能力与主体性以及能力与能力场的关系,能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规律,能力建设的内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