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软件高频多普勒接收机设计与实验

王保民  
【摘要】: 电离层物理学科是在观测技术与理论研究的相互促进中发展起来的。电离层科学的发展历史证明:电离层物理的研究和发展不断地对探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而新的观测手段和探测方法总是不断地推动电离层物理研究的发展。随着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它将有力的推动电离层探测技术和设备的完善和进步。 本文在分析和总结电离层高频多普勒探测的原理、技术进展以及软件无线电技术概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数字化高频多普勒接收机系统结构复杂,兼容性和适应能力较差等问题,结合软件无线电的新思想,设计了软件化的高频多普勒接收机。文中重点讲述了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采用高速模数转换器AD6644和数字下变频器GC4016等设计四通道高频多普勒接收机的方法,包括系统硬件结构、软件流程和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然后根据设计方案建立了软件高频多普勒接收机实验系统,利用高稳定度的信号源对其进行实验测试,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总结了新设计的软件高频多普勒接收机的性能和特点。并且利用该软件高频多普勒接收机实验系统实际观测我国的BPM高频时号回波的多普勒频移,得到高频多普勒频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观测的多普勒图,解释了各种电离层多普勒变化产生的原因。 总之,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高频多普勒接收机设计方案和实验系统,证明了新型软件高频多普勒接收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现性,为下一步研制实用和完善的高频多普勒接收机奠定了重要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桂丽;陈晨;王国英;;智能天线概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赛冠;肖佐;史建魁;张东和;郝永强;黄为权;;中纬度地区扩展F的高频多普勒观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娴静;唐晓琳;肖佐;;通过GPS和高频多普勒研究中纬电离层在磁暴期间的TAD响应[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肖赛冠;肖佐;史建魁;;高频多普勒观测对中纬扩展F特性的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宁百齐;李钧;;用高频多普勒图研究电离层不规则结构[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袁志刚;袁洪;宁百齐;;高频多普勒与到达角探测系统的研制及初步观测结果[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张壮凤;;彩色高频多普勒对乳腺疾患的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肖赛冠;肖佐;史建魁;张东和;郝永强;黄为权;;电离层对台风响应新特征的高频多普勒观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8 肖赛冠;肖佐;史建魁;张东和;郝永强;黄为权;;电离层与低层大气耦合之震与非震特性的高频多普勒观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宁百齐;袁志刚;袁洪;刘立波;万卫星;;高频多普勒与到达角探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万卫星;;李钧先生与我国电离层声重波的观测研究[A];辉煌的历程——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60周年专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志刚;电离层扰动的高频探测与诊断[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3年
2 林华杰;软件无线电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保民;软件高频多普勒接收机设计与实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2 王东;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模式接收机研究和实现[D];安徽大学;2007年
3 侯志;一种软件无线电接收机的研究和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4 韩英杰;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扩频数字接收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孙威;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中频收发信机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立冬;软件无线电理论研究与软件无线电侦察接收机设计[D];东北大学;2006年
7 张岷涛;超短波跳扩混合抗干扰电台跳频同步与基带帧结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春雷;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中波束形成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9 石雷;基于软件无线电的OFDM通信系统仿真与硬件方案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祝荣荣;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序扩频接收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