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电源3C 138和3C 66B的相位参考成图与Blazar源J1924-29的空间VLBI研究
【摘要】:灵敏度和分辨率是衡量天文观测仪器的两个重要指标。本篇论文将结合实际观测探讨提高观测灵敏度和空间角分辨率的两种现代射电VLBI 观测手段。
第一篇将讲述相位参考方法的理论和对两次相位参考观测的研究。相位参考成图方法就是利用离目标源很近的致密强源的可见度数据来校准目标源的可见度数据相位。相位参考方法提高了可见度数据的相干时间,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成为一种对弱源成图的常用方法。经相位参考方法校准的可见度数据相位保留了目标源和参考源的相对位置信息,测量的精度可达到亚毫角秒,使得相位参考方法在较差VLBI天体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二章研究致密陡谱源3C 138 的第一次多频(2.3、5.0、8.4 和15.4GHz)的同时VLBI 观测,其中在15.4GHz采用相位参考观测。对15.4GHz 的观测数据分别用三种方法成图(混合成图、相位参考成图、相位参考+自校准的混合成图),相位参考图以高精度给出了3C 138 与PKS 0528+134 的相对距离;相位参考+自校准的混合图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该多频率观测第一次证实了该源的核区存在第四个新的致密成分(B2),并第一次得到了该源中央核区10 毫角秒范围内四个致密成分的谱。如果3C 138 的核位于其中一个已经探测到的成分中,则成分A 最有可能是致密平谱核。第三章讲述了射电源3C 66B 的同时的多频率(2.3、8.4 和22.3GHz)相位参考成图。目标源3C 66B 与参考源3C 66A 角距离仅为6 角分,在三个频率上都取得了3C 66B 的高动态范围的相位参考图,并以高精度修正了射电源3C 66B 与3C 66A 的角距离。参考源3C 66A 在小尺度上存在弯曲喷流,而在较大尺度上喷流逐渐趋于准直,且3C 66A 在14.5GHz
|
|
|
|
1 |
南仁东,蔡正东;射电宇宙各向同性吗?[J];天体物理学报;1994年03期 |
2 |
须同祺;陆佩珍;王叔和;储宗元;;射电星与射电源的光学定位[J];天文学报;1990年03期 |
3 |
杨建;;1968年9月22日日食射电观测[J];天文学报;1981年03期 |
4 |
周树荣,秦志海,刘培,于兴凤,江淑英;1987年9月23日在3.2cm波长上的日环食射电观测[J];空间科学学报;1991年01期 |
5 |
洪晓瑜,万同山,沈志强,梁世光,黄心永;几个河外射电源第二历元的327MHz VLBI观测[J];天体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
6 |
王叔和,唐正宏,金文敬,王家骥;射电源0316+413光学位置和“自行”的高精度测定[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7年00期 |
7 |
王永祥;杨江河;邵启湖;;射电源的流量密度与核主导系数的关系及相对论束流模型(英文)[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8 |
蔡昕
,胡辉
,陈翠仙
,王锐;26颗亮射电星的观测结果[J];天文研究与技术;1992年03期 |
9 |
钱善瑎;星际闪烁和BLO 0716+71的快速射电变化[J];天体物理学报;1994年04期 |
10 |
兰花艳;刘智敏;席佩贤;;射电源的射电光变分析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
11 |
马駬,弗洛伦斯·杜莱,陈秉乾;扩展射电源的磁场分布和晕源的性质[J];中国科学A辑;1981年07期 |
12 |
李金岭,金文敬,李金增;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的检验[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4年03期 |
13 |
席泽宗;;从中国历史文献的纪录来讨论超新星的爆发与射电源的关系[J];天文学报;1954年02期 |
14 |
徐培源,金佩玉,姚传亮,夏仲义,王建益,贺立大;用射电天文方法测量20米天线参数[J];天文研究与技术;1988年04期 |
15 |
赵君亮;;星系团和射电源的空间分布[J];天文学报;1978年01期 |
16 |
钱善(王皆),张喜镇,余宁;河外射电源的低频研究进展[J];天文学进展;1985年01期 |
17 |
孔溢;;单天线射电源天线温度测量软件[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1年00期 |
18 |
程福臻;从预言宇宙麦泽到预言天外生命[J];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年02期 |
19 |
李金岭,金文敬,李金增;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坐标差的特性分析[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4年03期 |
20 |
李金岭,金文敬,李金增;N-Cat系列综合河外射电源表[J];云南天文台台刊;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