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涂敷介质层的导电基底传播的表面波与侧面波
【摘要】:
本论文从哈佛大学的Ronold W.P.King和美国东北大学的Sheldon S.
Sandler同亚利桑那州大学的James R.Wait之间的学术争论问题出发,对垂
直和水平电偶极子分别在涂敷有介质层的导电基底上激励的电磁场问题进行了
深入研究,包括理想导电基底和非理想导电基底两种情况。现将作者在研究中
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主要成果如下:
首先对垂直电偶极子在涂敷介质层的理想导电基底上所激励的电磁场进行
了研究,在继承前人的研究结果上,深入分析了电磁场各分量积分表达式的特
征和性质,根据复变函数理论和贝塞尔函数的特点,推导出了电磁场各分量的
方便于数值计算的完整解析表达式,解决了King和Sandler与Wait之间所争论
的学术问题。
本文结果说明,King和Sandler的研究结果中,确实如Wait所言,遗漏
了一项吸附表面波(Trapped surface wave)。但是本论文得到的吸附表面波,并不
是Wait在评论中所说的的表面波,而是由场分量的被积函数中所含有的极点
的留数项产生的,而Wait却认为应该能够从F(p)函数中分离出一项以ρ~(-1/2)规律
衰减的传播波数为k_o表面波。
本论文给出了表面波的传播波数与介质层的关系。表明从极点留数上得到
的表面波,其传播波数和Wait所言不同,既不是空气中的k_o也不是介质中的k_l,
而是介于k_o和k_l之间,除主要与工作频率和介质层的厚度有关外还与介质层的
介电常数和导电率有关,由被积函数所满足的极点方程决定。只是其扩散衰减
规律和Wait所言相同,也是ρ~(-1/2)。
作者的结果还说明,被积函数的极点个数与介质层的厚度和介质层的波数
k_l的乘积有关,当介质层的参数满足(k_l取其实部,以下
相同)条件时,被积函数将有n个极点,也就是说吸附表面波将会有n个传播模
式,而Wait的分析是单模式。
本论文得到的侧面波,扩展了King和Sandler结果的适用范围,没有对覆
盖在导电基底上的介质层的厚度加以任何限制,而ing和Sandier的研究是将
介质层的厚度限制在片尸X1或者久1<0石条件下。
作者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又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分别对垂直电偶极子
在涂敷介质层的非理想导电基底上激励的电磁场、水平电偶极子在涂敷介质层
的理想导电基底上激励的电磁场和位于覆盖有介质层的非理想导电基底中的水
平电偶极子在导电基底一侧激励的电磁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得到了这几种
情况下电磁场各场分量完整的解析表达式。
作者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水平电偶极子激励出的电型表面
波和磁型表面波的传播被数是不相同的,其中的电型表面波与垂直电偶极子激
励的规律相类似,而磁型表面波只有当介质层满足J厅一庸1>o.5。条件时才能
被激励,并且在满足…-0.5)<Jki-片 l<n+0.5江条件下磁型表面波将会有 n
个传播模式。
被积函数的极点方程都是超越方程,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这些极点超
越方程的简便方法。
本论文给出了吸附表面波的传播波数在几种情况下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
大量的数值计算,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明确的物理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O442
|
|
|
|
1 |
吴信宝;潘威炎;;水平磁偶极子在平面三层媒质中激发的侧面波新公式[J];电波科学学报;1990年03期 |
2 |
李凯,潘威炎,苗永瑞;垂直于地磁场的电偶极子在电离层中的辐射场[J];电波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
3 |
李凯,潘威炎,苗永瑞;非均匀电离层中VLF辐射源在海面上产生的场[J];电波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
4 |
张红旗,潘威炎;垂直电偶极子在涂敷介质导电平面上激起的场II[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
5 |
张红旗,潘威炎;水平电偶极子在涂敷介质层的导电基底上激起的场[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
6 |
张红旗,潘威炎,沈凯先;位于介质覆盖的导电基底中水平电偶极子的场[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4期 |
7 |
潘威炎,张红旗,李凯,司徒梦天;地下水平电偶极子在均匀球形地面产生的侧面波[J];电波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
8 |
丁鉴海;申旭辉;潘威炎;张晶;余素荣;李纲;关华平;;地震电磁前兆研究进展[J];电波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
9 |
王元新;樊文生;潘威炎;张红旗;;垂直电偶极子在地-电离层波导中场的球级数解[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
10 |
王元新;彭茜;潘威炎;张红旗;张在武;;SLF/ELF水平电偶极子在地-电离层波导中的场[J];电波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