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达西渗流实验研究及数学描述
【摘要】:
开发低渗透油田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经济高效的开发低渗透油田,必须正确认识其储层特征及流体渗流机理。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对低渗透多孔介质的孔渗特征及渗流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速渗流阶段,渗流曲线为上凹型,到一定流速后,渗流曲线为线型,但不过原点。
2、用相似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了各个流态的运动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多孔介质中流体渗流规律不再遵循达西定律,而是非线性渗流;
3、对非线性渗流现象进行物理及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低渗透多孔介质中出现非达西现象是由于吸附边界层的存在。吸附边界层的厚度大到一定程度将对低渗透介质中渗流规律产生影响,边界层厚度越大,非达西现象越明显;
4、系统研究了影响边界层的因素,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推导了考虑边界层影响下的渗流力学表达式。
|
|
|
|
1 |
柴军瑞;地下水非达西渗流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2002年01期 |
2 |
郭大立,刘慈群,赵金洲;垂直裂缝气井生产动态预测及参数识别[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2年06期 |
3 |
程时清,张盛宗,黄延章,朱维耀;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单相渗流敏感系数[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2年06期 |
4 |
朱长军;周继红;郝振纯;杨卫华;李树文;;地下水非达西渗流的数值模拟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5 |
郝斐;程林松;李春兰;周体尧;姚运杰;;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6 |
徐维生;柴军瑞;王如宾;徐文彬;;低渗透介质非达西渗流研究进展[J];勘察科学技术;2007年03期 |
7 |
李拥安;常国栋;肖虎;李转红;;低渗透油层启动压力梯度的几种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年02期 |
8 |
刘柏林;李治平;;准噶尔中部X区块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
9 |
胡其华;殷勤;;低渗透非达西渗流动边界模型理论解的几个命题[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
10 |
孙剑;;低渗透岩心油水两相与单向启动压力对比实验研究[J];内江科技;2010年06期 |
11 |
李传勋;谢康和;卢萌盟;王坤;;基于非牛顿指数描述的非达西渗流一维固结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
12 |
孙玉凯;宋洪庆;朱维耀;王明;黄小荷;;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地层压力计算方法及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
13 |
程时清,张盛宗,黄延章,朱维耀;低速非达西渗流动边界问题的积分解[J];力学与实践;2002年03期 |
14 |
崔浩哲,姚光庆,周锋德;低渗透砂砾岩油层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形态及其变化特征[J];地质科技情报;2003年01期 |
15 |
黄丰;卢德唐;;使用混合网格计算非达西渗流[J];计算物理;2007年04期 |
16 |
孙丽云;乐金朝;张杰;;饱和黏土非达西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6期 |
17 |
王新海;张冬丽;宋岩;;低渗非达西渗流煤层气羽状井开发机理研究[J];地质学报;2008年10期 |
18 |
向开理,李允,何国良;分形油藏非牛顿幂律流体低速非达西不稳定渗流的组合数学模型[J];计算物理;2002年03期 |
19 |
李健;黄冠华;文章;詹红兵;;两种不同粒径石英砂中非达西流动的实验研究[J];水利学报;2008年06期 |
20 |
刘新福;綦耀光;胡爱梅;赵培华;刘春花;;单相水流动煤层气井流入动态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