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算法及有限单元法在大地测量反演中的应用
【摘要】:
大地测量反演离不开最优化算法,本文总结了几种启发式算法各自的特点,讨论了它们在大地测量反演中应用。把蚂蚁优化算法应用到大地测量反演中,并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法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对于一般性的参数反演能力基本一致,但遗传算法的实施相对简单,而蚂蚁算法则表现出稍强的搜索寻优能力。
把半参数模型引入大地测量反演模型,有利于消除或削弱了测量数据系统误差对大地测量反演的模型参数的影响;就半参数模型的平滑因子不好确定的问题,本文提出用遗传算法求半参数模型的平滑因子的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提出了用遗传算法解病态模型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应用遗传算法求广义岭估计的岭参数,然后用广义岭估计法反演病态模型的模型参数;另一种是利用遗传算法直接对病态模型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都能一定程度改善模型的病态性。大地测量反演模型的病态问题的求解可以借鉴这两种方法。
在系统地学习ANSYS软件和有限元法的基础上,运用遗传算法和有限元法的程序进行了板块边界力的反演的模拟实验和实际计算。通过数值模拟探讨和分析了几种因素对反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和有限元法的结合可以进行大地测量反演,而且有较好的效果。
利用GPS位移数据对我国大陆部分地区的应力场进行反演,结果表明:1.研究区整体向东移动的动力来源主要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其作用力的大小约是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作用力的2~3倍,且其作用力呈现从北向南减弱的趋势。2.菲律宾板块对我国东部大陆的挤压力不太大,但其影响不可忽视。3.日本海弧以较小的速率继续扩张。4.印度板块的作用方向有很大的差异,这可能说明印度板块自身存在断裂,并且断裂带两侧对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欧亚板块。5.西部有一个较大的北北西向作用力,可能存在局部地幔对流的拖曳力。前三个结论和其他文献资料相吻合,后两个观点是由本文反演结果分析得到的初步结论。
|
|
|
|
1 |
孙建良;有限单元法在明渠水流长波上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2 |
赵雪曼,宿跃文;有限单元法在织物悬垂仿真中的应用研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
3 |
肖正华,韩波,马希龄;水位下降对均质土坝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4 |
郭增长;应用有限单元法研究条带煤柱的稳定性[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5 |
杜国君,王秉儒;大型结构静力分析的界面关连矩阵法[J];燕山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
6 |
张子戌,袁崇孚;突出危险区域的构造应力集中[J];焦作工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
7 |
许才军,晁定波,刘经南,陶本藻,张德涵;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的初步尝试[J];测绘学报;1997年02期 |
8 |
徐芝纶;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简介[J];力学学报;1974年03期 |
9 |
朱守彪;球面有限单元法分析与应用[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卢汉堤,黄俭惠;应用有限单元法恢复冲绳海槽和付加体古构造应力场及其意义[J];矿产与地质;2004年05期 |
11 |
范亚玲,张远高,陆明万;二维任意多边形有限单元[J];力学学报;1995年06期 |
12 |
王国雄;有限单元法在三维传热计算中的应用[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1994年03期 |
13 |
谢干权;三维弹性问题的有限单元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75年01期 |
14 |
刘效尧;二元B样条有限单元法[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1988年03期 |
15 |
印铁,苏世明,王强;有限单元法在结构优化设计中应用[J];光电技术应用;2003年03期 |
16 |
齐宏,阮立明,谭建宇;矩形介质内辐射换热的有限元法[J];计算物理;2004年06期 |
17 |
署恒木;厚壁圆筒中多条裂纹的热应力强度因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6期 |
18 |
凌道盛,徐兴,杜庆华;层合板的非线性有限单元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
19 |
;弧形钢闸门应力分析的有限单元法[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01期 |
20 |
徐世浙,刘斌,阮百尧;电阻率法中求解异常电位的有限单元法[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