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詹文欢,钟建强,丘学林,陆成斌;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华南地震;1992年03期 |
2 |
李孟銮,赵知军;宁夏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J];地震研究;1986年03期 |
3 |
姜家兰;陕西及其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J];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04期 |
4 |
李玉龙;陕甘宁青四省(区)新构造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动力来源的初步分析[J];西北地震学报;1979年04期 |
5 |
孙建中;沿淮地区的现代应力场及其对井巷工程稳定性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年04期 |
6 |
张绍治,吴少武,刘仲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现代构造应力场[J];地震;1989年04期 |
7 |
詹文欢,钟建强,丘学林,陆成斌;南海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反演及其与强震活动关系初探[J];热带海洋学报;1991年04期 |
8 |
杨光宇;中国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强震迁移的探讨[J];地震研究;1983年S1期 |
9 |
冉勇康,李祥根;滇西北新构造运动时期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的探讨[J];西北地震学报;1987年03期 |
10 |
李蓉川,韩晓光;湖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初析[J];西北地震学报;1984年03期 |
11 |
向宏发,虢顺民,冉勇康,李祥根,张靖,陈铁牛,张国伟;滇西北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J];地震地质;1986年01期 |
12 |
刘以宣,詹文欢,丘学林,钟建强,陆成斌,邓传民;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与近代地壳运动及地壳稳定性研究[J];华南地震;1993年01期 |
13 |
蒲晓虹,郭惠兰;四川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潜在震源区判定[J];西北地震学报;1993年02期 |
14 |
阚荣举,张四昌,晏凤桐,俞林胜;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1977年02期 |
15 |
周翠英;周焕鹏;李人杰;;渤海及其周围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
16 |
李淑恭,高德禄;中国中部地区强震活动规律的光弹模拟试验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1987年01期 |
17 |
强祖基,谢富仁;临汾裂谷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5期 |
18 |
汪素云,陈培善;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1980年01期 |
19 |
钱瑞华,谢卫江,郝宇红;新疆富蕴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激光全息光弹模拟[J];中国激光;1982年05期 |
20 |
阚荣举,王绍晋,黄崐,宋文;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板内断块相对运动[J];地震地质;1983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