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变分伴随方法及在近岸水位资料同化中的应用
【摘要】:
利用二维正压Princeton(POM)海洋模式模拟美国东海岸由表面风场产生
的低频非潮汐水位变化特征。模式采用曲线正交网格,表面风场使用每3小时
时间间隔、空间分辩率为48公里的EDAS(ETA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分
析风场。沿岸潮汐观测资料(美国国家水位观测网)用来检验模式模拟结果以
评估模拟结果的精度,这些观测资料也被用于动力同化模式中。
在美国东海岸,表面风场是产生和引起低频水位及其变化的最重要的动力
机制。观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非潮汐水位的最大振幅可达1以上,其对表
面风场的响应大约滞后6~12小时左右。与观测资料相比,模式计算值的均方
误差大约为8~12厘米,与观测资料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4~0.91。为了获得
更精确的模拟水位,提高实时水位预报系统的精度,本论文用伴随最优方法将
沿岸水位观测资料同化到海洋动力模式中。建立一套实时水位预报同化系统。
在该同化系统中,二维线性POM模式用作海洋基本模式(向前积分模式)。其
伴随模式是通过拉格朗日(Lagrange)方法由离散的基本模式方程获得。观测
水位与模拟水位之间的差被定义为价格函数。由于表面风场对美国东海岸低频
水位的产生及其变化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表面风场的误差及风应力系数的误差
都将引起模拟水位的误差。因此,在最优同化系统中,将表面风应力系数定义
为控制变量。通过调整风应力系数改变风应力场,使模式计算的水位最好地接
近观测值。有限记忆的准牛顿方法用于求解所形成的最优化问题。一致性“孪
生”试验(假设的“观测数据”由模式本身产生,因此,控制变量的真实解是
已知的)用来检验同化系统的正确性、有效性及收敛性。“孪生”试验结果表
明该同化系统所求得的控制变量的解精确地收敛于真实解。
在实测水位资料的同化试验中,设计了三种不同情况的试验,其对应的控
制变量的个数分别为1,8,16。同化后模式结果表明,即使仅用一个控制变量,
模式计算的水位比没有用同化技术的模式结果好,用16个控制变量的同化模式
获得最好的结果,对这种情况,观测水位与同化模式的计算结果之间的相关系
数在所有观测站均大于0.93,其计算结果的均方误差均小于5.3厘米。因此说
同化模式的结果得到了很大改进。实时水位预报结果表明,对于没有应用同化
技术的预报系统,其预报水位均方误差在8.8~12厘米。同化技术对低频非潮
汐水位预报结果的改进主要发生在前6小时。使预报的非潮汐水位的预报均方
误差减少3厘米。
|
|
|
|
1 |
郑祚芳,沈桐立,张秀丽;气象卫星探测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2001年09期 |
2 |
朱江
,王辉
,MasafumiKamachi;改进的切线性模式对一个边界层模式变分资料同化的改善(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4期 |
3 |
白晓平;李红;方栋;胡非;Francesca Costabile;王芬娟;;资料同化在空气质量预报中的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
4 |
董文雅;沈桐立;丁治英;;基于MM5模式的遗传算法四维变分同化系统的开发介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4期 |
5 |
何娜;张祖强;肖贤俊;郭品文;;海洋环流模式中卫星遥感资料同化的应用进展[J];海洋科学;2008年12期 |
6 |
兰健;资料同化中的伴随方法及其在海洋中的应用[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7 |
朱江;观测资料的四维质量控制:变分法[J];气象学报;1995年04期 |
8 |
赵德显;沈桐立;徐海明;;拉格朗日资料同化的研究进展[J];海洋预报;2009年03期 |
9 |
王振会;王喆;康士峰;张玉生;郝晓静;;利用WRF模式对大气波导的数值模拟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
10 |
沈元芳;非线性正规模初值化及其对资料同化和预报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1994年01期 |
11 |
杨永增,张杰,潘增弟;海浪同化预报模型理论基础(英文)[J];黄渤海海洋;2001年03期 |
12 |
朱江,周广庆,王辉;海表温度的自适应变分同化[J];科学通报;2002年19期 |
13 |
殷永红;ARGO资料同化与海气耦合过程研究[J];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2003年00期 |
14 |
彭菊香;沈桐立;朱伟军;沈新勇;孙桂平;;中尺度模式遗传算法同化系统及同化试验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5 |
朱国富;薛纪善;张华;刘志权;庄世宇;黄丽萍;董佩明;;GRAPES变分同化系统中卫星辐射率资料的直接同化[J];科学通报;2008年20期 |
16 |
何志新;沈桐立;丁治英;;台风“碧利斯”的数值模拟[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
17 |
周兵,徐海明,吴国雄,何金海;云迹风资料同化对暴雨预报影响的数值模拟[J];气象学报;2002年03期 |
18 |
金莲姬,牛生杰,成亚萍;测温传感器响应特性及其在资料同化中的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9 |
张红华;沈桐立;闵锦忠;朱琳;;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理论及其在一次暴雨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
20 |
张红华;沈桐立;王桂臣;朱琳;;集合Kalman滤波同化理论及其数值试验[J];高原气象;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