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的洪灾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
本文是在中日信息化合作项目“环境监测与水灾监测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展开的,是为研制“水灾监测信息系统”任务而进行的理论和试验研究。
洪涝灾害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自然现象,如何防治洪水灾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洪涝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借助各种数学模型方法,综合分析和研究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的主要技术环节。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型空间数据库及其用于洪涝灾害监测。论述了ARC SDE的空间数据库解决方案和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库模型,分析了基于域和基于对象的数据模型集成原理并将其应用到洪涝灾害背景空间数据库。
(2)洪涝灾情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主要对水灾监测中的水体自动提取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包括利用阈值法进行星载SAR图像的水体自动提取和利用水体指数法和数学形态学运算对Landsat TM图像进行水体自动提取,并将此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最后给出形态学运算算法的程序代码。
(3)灾情损失评估及其GIS集成。阐述了灾情损失评估的全部过程和目前的GIS集成方法,并在ODE和MapObjects的基础上二次开发了水灾评估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用户界面和灾情评估结果的表达界面。
(4)灾民疏散问题的研究。探讨了基于网路流规划的灾民疏散问题的实质,并给出该问题的瑕疵算法数学模型,同时介绍了基于网络分析的灾民疏散动态模拟方法。
|
|
|
|
1 |
涂金花,宛良宇;人类活动与武汉市洪涝灾害[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0年04期 |
2 |
郑本暖,聂碧娟;福建历史上的洪涝灾害与水土保持[J];福建水土保持;2002年03期 |
3 |
成自勇
,杨具瑞;甘肃农业洪涝灾害成因及减灾措施研究[J];中国减灾;2002年02期 |
4 |
奕新;湖南洪涝灾害救灾演练的启示[J];中国减灾;2003年04期 |
5 |
;09年我国防汛抗旱减灾成效显著[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年05期 |
6 |
李严萍;雷新玉;黄丽玫;;宜州市30年来洪涝灾害灾情特征分析[J];广西农学报;2010年02期 |
7 |
钱盘金,姚静华,李绍南;洪涝灾害中的环境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2年01期 |
8 |
王前忠,沈秋兴;1991年皖苏洪涝灾害分析与减灾对策——兼论流域综合治理与现代集约持续农业[J];自然灾害学报;1992年04期 |
9 |
虞震东;;宇宙线环境异常增强与我国洪涝灾害的关系[J];中国减灾;1992年03期 |
10 |
刘亚岚,王世新,阎守邕,周艺,魏成阶,徐枫;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基于网络的洪涝灾害监测评估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遥感学报;2001年01期 |
11 |
李红桃
,马惊涛;洪涝灾害的人为因素及对策[J];水利天地;2003年08期 |
12 |
王振耀;积极开展洪涝灾害救助[J];中国减灾;2004年08期 |
13 |
苏彦;程永;;灾情信息[J];中国应急救援;2007年05期 |
14 |
何草青;郭洪权;;桂西北2008年6月洪涝灾害与思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S1期 |
15 |
;广西:洪灾后蚕桑生产的补救措施[J];丝绸;2010年06期 |
16 |
龚日朝;刘礼仁;;基于灰色灾变理论的湖南洪涝灾害预测[J];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7 |
许夕保;;2007年淮安市洪涝灾害成因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07年11期 |
18 |
廖梦思;刘兰芳;梁晓娟;符跃鑫;胡运波;;衡东县洪涝灾害形成机理及综合减灾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
19 |
徐娜;王秀正;;山东演练:未雨绸缪 应对汛情[J];中国减灾;2011年13期 |
20 |
陈昌杰;李树猷;蔡祖根;;论水灾时饮水卫生管理与今后任务[J];中国卫生工程学;199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