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土壤湿度及其变化的遥感反演与分析
【摘要】:土壤湿度是进行农业、水文、气象、生态等方面研究的主要基础信息,也是进行土地退化评价及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土壤湿度的遥感监测方法研究对于资源环境遥感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生态安全相关要素的定量遥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土地退化的遥感监测指标定量提取与评价技术”子课题的工作,试图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壤表层湿度的时空序列反演,并探讨全国土壤湿度分布的时空特性。
论文在对土壤湿度反演方法进行总结及评价的基础上,选择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法对全国土壤湿度进行反演。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对TVDI法的原理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发现对TVDI产生影响的因子包括太阳总辐射、气温、地表反照率、空气密度、地表发射率、风速等,在文中着重探讨了气温随高程的变化对TVDI反演土壤湿度的影响。
由于气温随高程变化的影响与高程有关,提出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TVDI反演过程进行订正的方法。参考气温的垂直递减率,用实测值相关分析的方法确定订正系数并得到订正后的TVDI结果。订正前后土壤湿度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进行订正后的TVDI能更好地反演土壤湿度。与NSIDC网站提供的AMSR土壤湿度数据的比较发现,TVDI对土壤水分含量位于0.05~0.15g.cm~(-3)之间的情况有最好的反映,由于这个区间包括了图像中90%以上的像元,认为TVDI可以反映土壤湿度的状况。
用上述方法对2003年36旬的土壤湿度情况进行了反演。对旬Ts-NDVI(地表温度-植被指数)空间散点图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各旬分别确定Ts-NDVI特征空间干湿边边界及方程。一般用TS的最大最小值作为干湿边边界。由于在研究没有去除图像中的条带噪声,当噪声点较多时,用TS的最大最小值不能得到很好的干湿边边界,对这种情况,用频率法确定干湿边的边界。确定边界后,对
|
|
|
|
1 |
邓天宏,方文松;澳大利亚节水农业概况及节水措施[J];河南气象;1998年02期 |
2 |
丁疆华;;土壤汞吸附和甲基化的影响因素[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3 |
张生雷;谢正辉;田向军;师春香;陈锋;;基于土壤水模型及站点资料的土壤湿度同化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12期 |
4 |
H·H·索洛维约夫,张春宏;根据分位点法确定土壤湿度状况特征值[J];中国水土保持;1989年12期 |
5 |
齐保谦;雷涛;齐森林;;鄂北岗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其与旱地作物产量的关系[J];湖北气象;1991年04期 |
6 |
柳芳,王传海,申双和,姚克敏;土壤水分对小麦开花及结实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
7 |
邢文渊;肖继东;姚艳丽;师庆东;;新疆地区土壤湿度遥感监测初探[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7年01期 |
8 |
牛润卓;;土壤湿度对地源热泵换热性能的影响[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3期 |
9 |
王春娟;李建军;韩正芳;齐军歧;;宝鸡市旱地土壤蓄水量盈亏值时空变化规律[J];陕西气象;2011年02期 |
10 |
白人海;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发展事实及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3年01期 |
11 |
张世强,丁永建,卢健,刘时银;青藏高原土壤水热过程模拟研究(Ⅰ):土壤湿度[J];冰川冻土;2004年04期 |
12 |
吴月燕;刘秀莲;洪丰;;3种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的比较[J];科技通报;2008年02期 |
13 |
杜川利;刘晓东;;CLM3模拟的1979—2003年中国土壤湿度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J];高原气象;2008年03期 |
14 |
;—种自调节土壤湿度的导水纤维的研制[J];中国科技奖励;2008年07期 |
15 |
史小康;文军;王磊;田辉;张堂堂;;AMSR-E卫星亮度温度数据在高原东北部土壤湿度观测和模拟中的应用[J];高原气象;2010年03期 |
16 |
范伶俐;郭品文;张羽;周怀博;;2008年的湛江土壤湿度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1期 |
17 |
王万秋;土壤温湿异常对短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J];大气科学;1991年05期 |
18 |
杨永辉,王智平,佐仓保夫,唐常源,新藤静夫;全球变暖对太行山植被生产力及土壤水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6期 |
19 |
王胜,张强,卫国安,郭青厉;降水对荒漠土壤水热性质强迫研究[J];高原气象;2004年02期 |
20 |
宋理明;娄海萍;;环湖地区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变化分析及预报[J];青海气象;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