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的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优化设计
【摘要】:
空间飞行器应用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仪器、多运控模式的复杂系统,由很多有效载荷组成。由于载荷工作条件的复杂性,必需根据空间飞行器飞行状态来合理安排有效载荷的运行,确定有效载荷的运控模式,并且需要进行大量的仿真计算和数据处理,原有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的运控一般是由人工来进行的,工作量大且繁杂,难于适应轨道、测控资源等因素的变化。本文就是基于以上的实际工程背景,对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进行优化设计。
本文首先介绍了遗传算法(GA)的特点和适用的优化问题,从理论上阐述了将其用在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设计上的可行性。
随后,以有效载荷的实际工作环境为基础,改进了遗传算法,使之更符合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需要,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运控模式的优化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算法,并进行了运控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利用C++语言实现了GA算法。
本文最后结合工程实际,得出了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有效载荷运控模式设计是可行的、有效的,并探讨了该设计以后需要改进之处和发展方向。
|
|
|
|
1 |
果琳丽;申麟;杨勇;胡德风;;中国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考[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6年01期 |
2 |
李广兴;肖余之;;某大结构变化空间飞行器转动惯量在轨估计[J];上海航天;2011年02期 |
3 |
李建江;;空间能源的进展(一)[J];国际太空;1979年08期 |
4 |
朋吉碧;;各国发射成功的空间飞行器统计 (1991年4~6月)[J];国际太空;1991年12期 |
5 |
李喜先;跨世纪的空间技术[J];百科知识;1998年12期 |
6 |
;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1997年学术交流年会会议纪要[J];航天器工程;1998年01期 |
7 |
曹鹏;刘志全;;空间对接组件中的结构锁及其传动系统[J];航天器工程;2003年01期 |
8 |
孙彩霞,王复东,马磊,徐杰,刘晓海,王爱琴,张涛;空间飞行器用电线电缆绝缘材料[J];绝缘材料;2004年02期 |
9 |
汤一华,陈士橹,徐敏,万自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有限推力轨道拦截优化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10 |
李建军;;空间电磁信号合成情况研究[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06年04期 |
11 |
蒋虎;尹增山;王小亚;余金培;梁旭文;;星基空间人造飞行器探测概率分析[J];天文研究与技术;2007年04期 |
12 |
龙世猛;确定制动火箭参数的近似方法[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1983年05期 |
13 |
吴建军,李洪伟;空间飞行器及其推进系统智能自治控制技术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14 |
陈宏宇;基于面向对象的空间飞行器仿真系统设计[J];宇航计测技术;2005年04期 |
15 |
卢凤翎;阎君;;确定飞行器地面风激响应的实物试验加理论外推法[J];强度与环境;2006年04期 |
16 |
步红梅;王晓冰;梁子长;;空间飞行器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分析[J];上海航天;2010年01期 |
17 |
张志,袁建平,陈士橹;GPS多路径效应对空间飞行器的影响及补偿[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18 |
张立华;;空间飞行器抛物面天线在轨热变形分析[J];航天器工程;1998年01期 |
19 |
曹秀云;;近空间飞行器成为各国近期研究的热点(上)[J];中国航天;2006年06期 |
20 |
王珂;杨萱;任维佳;乔志宏;;基于ADAMS的减振系统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