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行星际激波传播时间的预测研究

高原  
【摘要】: 本论文考虑了激波爆发源角宽度、能量、驱动时间、激波速度及其与背景太阳风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流体力学扰动方程建立起一个激波扰动传播模型,用于研究激波从太阳传播到地球轨道附近(1AU处)所需要的时间问题。为印证扰动传播模型的适用性,利用79年到82年间的27个激波事件,以及97年2月到2000年1月间的68个激波事件,对激波到达地球轨道附近的传播时间进行了预测,并将结果与目前流行的行星际激波事件到达地球轨道时间的STOA和ISPM预报模型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我们的模型在所有95个事件中,渡越时间相对误差小于10%的事件数占总事件数的25.26%;相对误差小于20%的占总事件数的50.53%;相对误差小于30%的占总事件的65.26%;相对误差在30%~60%的之间的事件数有30个,占总事件的31.58%;有3个事件相对误差在60%~80%之间,没有哪个事件相对误差大于80%。95个事件中我们的扰动传播模型能对所有事件进行分析给出预报值,STOA模型能给出89个预报值,而ISPM模型则只能给出72个。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岳志远;曹志先;李有为;付中敏;闫军;;基于非结构网格的非恒定浅水二维有限体积数学模型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1年03期
2 ;十大奇特音爆瞬间[J];科学大观园;2011年17期
3 张来平;刘伟;贺立新;邓小刚;张涵信;;一种新的间断侦测器及其在DGM中的应用[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刘镇清;;一种改进的脉冲回波声速测量方法[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2年02期
5 杨新宇;王金锋;谢晶;;喉部面积比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1年06期
6 唐琦;陈家斌;邓才波;詹夏雨;陈铭;;ICF中子发射时间诊断[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年06期
7 齐进;田保林;王双虎;;一种结合Roe格式的高精度半拉氏方法[J];力学学报;2011年04期
8 赵瑞勇;杨慧;王延荣;;跨音轴流风扇叶片气弹稳定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7期
9 刘振;徐敏;;拦截导弹热保护罩分离对红外窗口影响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7期
10 张晓东;高正红;;考虑压缩性的Langtry转捩模型对双楔平板附面层复杂流动数值模拟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1年03期
11 刘玉锦;盛万成;;气体动力学燃烧模型的广义Riemann问题[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1年08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廼权;陈涛;刘振兴;;Cluster卫星对弓激波的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贾先哲;杨玉林;刘绍亮;胡友秋;;日球赤道面激波特性的东西不对称性[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陈黎;;GRB 960113——Gamma暴内激波速度变化[A];中国天文学会高能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堃元;居燕;杨国亮;金志光;;曲面激波压缩和在高超声速进气道上的应用[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5 肖志祥;陈海听;符松;李凤蔚;;高阶迎风格式在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中的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王发民;姚文秀;雷麦芳;;乘波飞行器的基础问题[A];高超声速前沿问题研讨班[C];2002年
7 蒋凯;汪炜;刘正埙;;高深宽比微细结构的激波辅助电火花加工方法研究[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学东;王保国;;非结构化网格下二维钝头体绕流DSMC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桂来;姜宗林;张德良;;激波与爆轰波对撞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10 向小华;王船海;吴晓玲;;基于加权平均格式的二维溃坝模型[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汇军;行星际磁通量绳结构研究与激波渡越时间预报方法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9年
2 王杰;CE/SE方法及其在脉冲爆轰发动机流场计算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吴迪;强流脉冲离子束与靶材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林广义;压电陶瓷液体压力激波发生器系统关键技术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张迎涛;若干介观体系中的自旋输运性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王连鹏;SF_6高压断路器介质恢复特性数值模拟耦合计算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7 张祥金;脉冲激光近程定距系统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归明月;预混火焰的稳定性及其在脉冲爆轰发动机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亮宽;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压力振荡机理及抑制措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吴健;饱和软土复杂非线性大变形固结特性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原;行星际激波传播时间的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4年
2 贾正望;激波与火焰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任玉环;CE/SE方法在脉冲爆轰发动机流场计算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冮强;火焰在激波诱导下稳定性问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靳建明;火焰在激波诱导下稳定性问题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健;激波与液滴、液雾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7 于洋;火箭发动机尾流场三维流场计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徐顺福;关于恒星外向流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雷勇;激波与堆积粉尘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10 韩先一;车辆运行速度测量方法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海鸥 通讯员 阎丽秋 邹淼;开发井下自激波震动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0年
2 ;迎接“彩激波”[N];计算机世界;2003年
3 记者 毛磊;人类文明使者飞临太阳系边缘[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陈勇;“旅行者”飞船即将飞出太阳系[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5 唐卫东 邹兵 本报记者 柴永忠;自动化评估走进射击场[N];解放军报;2005年
6 牛世英;为什么飞机超音速飞行“劈啪”作响?[N];中国国防报;2003年
7 原 清;飞机为什么能飞[N];大众科技报;2003年
8 编译 粟周熊;现代人为何出现长短腿[N];北京科技报;2005年
9 高奎 王东;空中“李向阳”歼十二[N];中国航空报;2004年
10 刘群 特约记者 张宇;激波吹灰技术节能效果好[N];中国化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