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Z2:拟南芥葡萄糖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基因
【摘要】:在利用Ac/Ds 转座子系统诱变的拟南芥突变群体筛选时,得到一株突变体,命名为glz2。glz2 表型为植株矮小,顶端优势减弱,叶色深绿,雌性不育,并有比较明显的开花延迟现象。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一个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突变体。
对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葡萄糖敏感性实验。发现在6%的甘露醇渗透压对照平板上,突变体和野生型均能正常萌发,子叶变绿,能够开始真叶的发育;6%的葡萄糖则完全抑制了野生型的发育,子叶变成紫色,真叶不能形成,而突变体能够正常萌发。表现出明显的gin(glucose insensitive 葡萄糖不敏感)表型。SSLP 定位结果显示GLZ2 位于第一条染色体上距离nga111 3.9cM 处。与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gin1 突变体进行等位分析表明,GIN1 与GLZ2 不等位。我们认为GLZ2 是拟南芥葡萄糖信号途径中的一个新的重要成员。
对葡萄糖处理后的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开花时间进行了观察,发现葡萄糖能够延迟野生型的开花时间。而对突变体的开花时间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的说明突变体对葡萄糖不敏感。
检测了用葡萄糖处理前后,野生型和突变体中OE33 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现葡萄糖能够抑制野生型中OE33 基因的表达,而对突变体中OE33 基因的表达模式没有影响。由于OE33 是拟南芥中依赖于己糖激酶的葡萄糖信号传导途径中的代表基因,我们认为GLZ2 也可能位于这条信号传导途径中。
对突变体中GIN2(HXK)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发现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GIN2 基因表达并无明显差异,我们认为在依赖于己糖激酶的葡萄糖信号传导途径中,GLZ2 可能位于GIN2 的下游。
对突变体和野生型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在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