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胡黄连和鸡矢藤的化学成分及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要】:
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前三部分为实验论文,第四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一、二部分分别报道了中药西藏胡黄连和鸡矢藤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两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和鉴定了32个化学成分,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第三部分为黄芪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第四部分概述了近年来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为西藏胡黄连化学成分研究。通过正、反相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方法从药用植物西藏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根茎中共分离纯化出7个化合物。运用MS、1H-NMR、13C-NMR、DEPT、HSQC和HMBC等现代谱学方法,结合理化分析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鉴定。7个化合物中有两个是酚性的葡萄糖苷类成分:西藏胡黄连酚苷D(1)、4-O-β-D-(6-O-vanilloyl glucopyranosyl) vanillic acid (6);四个苯乙基苷类化合物:plantamajoside (2)、plantainoside D (3)、西藏胡黄连苷A (4)和西藏胡黄连苷F (5);一个苯基小分子化合物:香豆酸甲酯(7)。其中化合物1和5未见文献报道,确定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到。
第二章为鸡矢藤化学成分研究。从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e (Lour) Merrill)全草中分离出2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它们的结构。25个化合物中包括一个蒽醌类成分:茜根定-1-甲醚(1);两个香豆素:异东莨菪香豆素(2)和5-羟基-8-甲氧基吡喃香豆素(3);两个香豆素-木脂素化合物:臭矢菜素B (4)和臭矢菜素D (5);一个木脂素:异落叶松树脂醇(6);两个黄酮:diadzein (7)和蒙花苷(8);三个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9)、乌苏酸(10)和3-O-β-D-吡喃葡萄糖基乌苏烷(11);三个甾体及其糖苷:β-谷甾醇(12)、胡萝卜苷(13)和(24R)-豆甾-4-烯-3-酮(14);六个小分子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
|
|
|
|
1 |
许琼情;汪春牛;陈德力;杨勋;刘平怀;;热带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A];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2 |
王琳;陈光英;韩长日;袁媛;钟秀琼;黄鑫;;海南染木树茎的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
3 |
龚敏;苏奎;杨先会;符文英;邓世明;;诺丽鲜果与诺丽发酵汁化学成分研究[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4 |
付琛;周光雄;叶文才;;春砂仁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5 |
赵芬;张贵杰;徐嵩;于鹏飞;庾石山;;格木内生真菌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6 |
刘俊宏;柏健;杜丹;庾石山;;鸦胆子化学成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7 |
植飞;孔令义;彭司勋;;中药大蓟的化学成分研究[A];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
8 |
曹家庆;赵余庆;;苦瓜酸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9 |
王倩;邹坤;;吉祥草化学成分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10 |
辛文波;侴桂新;王峥涛;;毛钩藤和大叶钩藤的化学成分研究[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