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富营养化及春季水华研究
【摘要】:
本研究论文以三峡水库蓄水以后香溪河库湾出现的富营养化和春季水华问题为出发点,运用流域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思路,结合3S技术和数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香溪河库湾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在库湾中分布规律、及对香溪河库湾富营养化进程和春季水华暴发过程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
1.比较研究了三峡水库蓄水前1周年(2002年7月- 2003年6月)和蓄水后1周年(2003年7月- 2004年6月)香溪河库湾主要物理、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蓄水后香溪河库湾水流速度减缓、水体环境相对稳定,水温、pH、PO4P、TP、NH3N和NO2N在蓄水前后差异显著。同时,蓄水后PO4P和TP在库湾中空间分布规律发生明显变化:由于蓄水后流速减缓,PO4P和TP在库湾的尾部聚集,随着与河口距离的减少其浓度显著下降。分析了香溪河库湾及三峡水库湖北库区内的其它6个库湾以及长江主泓的富营养化状态,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湖北库区内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严峻。
2.运用冗余度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从流域的尺度研究了香溪河库湾入库河流的水质与流域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决定香溪河入库河流水质的主导因子是海拔、平均坡度、灌草、森林和农田所占比例。在此基础之上,以三峡库区主要面源污染类型NO3N为例,在基于流域内水循环物理过程的模型- SWAT平台上构建了流域尺度的水质模型,并取得较好的结果。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香溪河入库流量以及NO3N的入库通量。
3.对香溪河库湾蓄水后2周年(2003年7月- 2005年6月)的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香溪河库湾一直处于富营养化和重富营养化的状态。比较了基于样点平均值的评价方法和基于GIS技术的空间插值法在库湾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GIS技术的空间插值法能够更好地反应库湾富营养化的状态。
4.研究了2005年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过程中水柱中的藻类叶绿素a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水体中主要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不论是在高N:P比的水域还是在低N:P比的区域,从营养盐的角度来看,水体中可溶性硅(Si)的浓度对于春季水华暴发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
|
|
1 |
欧阳丽;诸葛亦斯;刘德富;;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环境容量研究[J];人民长江;2008年20期 |
2 |
诸葛亦斯;欧阳丽;纪道斌;刘德富;;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华生消的数值模拟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5期 |
3 |
纪道斌;刘德富;杨正健;余伟;;汛末蓄水期香溪河库湾倒灌异重流现象及其对水华的影响[J];水利学报;2010年06期 |
4 |
曹明;蔡庆华;刘瑞秋;渠晓东;叶麟;;三峡水库及香溪河库湾理化特征的比较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6年01期 |
5 |
杨霞;刘德富;杨正健;;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春季水华暴发藻类种源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
6 |
纪道斌;刘德富;杨正健;肖尚斌;;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水动力特性分析[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0年01期 |
7 |
申太祥;;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富营养化状态的评价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6期 |
8 |
刘永明,贾绍凤,蒋良维,张士锋;三峡水库重庆段一级支流回水河段富营养化潜势研究[J];地理研究;2003年01期 |
9 |
王顺克;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12期 |
10 |
张绍波;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问题的分析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0年02期 |
11 |
童潜明;三峡水库运行后对洞庭湖防洪和生态的思考[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3期 |
12 |
陈翠玲,任秀娟;三峡水库蓄水后水质富营养化因素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3 |
张晟,刘景红,张全宁,黎莉莉,彭枫,高吉喜;三峡水库成库初期丰水期水环境化学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3期 |
14 |
张晟,刘景红,张全宁,黎莉莉,李崇明,高吉喜;三峡水库成库初期氮、磷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4期 |
15 |
蒋固政;;长江三峡工程兴建后营养物质和径流变化与河口及近海渔场关系初探[J];水资源保护;1987年01期 |
16 |
黄金池;李锦秀;禹雪中;苏德慧;李术军;倪婧;;三峡水库一维水流水质数学模拟研究构想[J];水系污染与保护;1998年01期 |
17 |
;治理泥沙进入三峡水库的“生物篱”技术开始实施[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0年04期 |
18 |
陈景秋;三峡库区水污染亟待治理[J];建设科技;2003年07期 |
19 |
刘云峰;刘正学;;三峡水库涨落带植被重建模式初探[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20 |
黄真理;;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及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