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优势种对热带植被演替早期草本群落的影响
【摘要】:本文对西双版纳地区植被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草本植物对群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西双版纳的飞机草-马唐群落中清除优势种(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和马唐Digitaria ciliaris)后,观测群落微环境、土壤种子库、木本植物幼苗的高增长及死亡和补充等情况,探讨这些优势种在维持群落小环境和群落种类组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1、在研究期内,清除优势种显著提高了群落的光照水平(冠层下可见天空比例),但对地表土壤含水量(上午8点至10点观测)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不显著。清除优势种显著降低了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水平,并且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棕叶芦Thysanolaena maxima等其它草本植物逐渐替代原有的优势种,成为地上生物量的主体成分。
2、研究样地内的木本植物幼苗密度小于1株/m2。次生林中常见的先锋树种在该样地内均有幼苗存在,但数量很少。清除优势种显著提高了木本植物幼苗的高增长,显著降低了木本植物幼苗的死亡率,使新增幼苗数量有所提高。清除优势种对0-50 cm的幼苗高增长及死亡率的影响均大于50-100(或200)cm的幼苗。
3、优势种飞机草和马唐均能形成浓密的冠层结构,通过对光的竞争抑制木本植物幼苗的生长,且这两者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差异。
4、飞机草-马唐群落的土壤种子库中草本植物的种子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本地次生林;土壤种子库中的优势种与地上植被的优势种并不一致;木本植物种子数量极少。清除优势种使得土壤种子库中的物种数和种子数量均有所提高,但对土壤种子库中优势种和木本成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种子数量上,而对物种组成的影响较小
5、在西双版纳地区处于演替早期的飞机草-马唐群落中,木本植物种源缺乏和这两种优势草本植物的密集覆盖是阻碍植物群落演替的两大障碍。因此,增补木本植物种源和控制优势草本植物的覆盖是促进该地区植被恢复的关键环节之一,且在对优势草本植物的控制与管理中应重点注意抑制外来物种和本地杂草的入侵。
|
|
|
|
1 |
杨开凤;;热带蜜源植物——飞机草[J];蜜蜂杂志;1988年05期 |
2 |
吴仁润;;利用机械、耕作、化学、生物方法防治飞机草[J];草原与草坪;1992年04期 |
3 |
何衍彪,张茂新,何庭玉,谷文祥;飞机草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4 |
刘晓妹,蒲金基,蒙美英;飞机草不同溶剂粗提液抑菌活性的测定[J];广西热带农业;2004年06期 |
5 |
彭跃峰,庞雄飞;飞机草提取物对小菜蛾产卵驱避活性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5期 |
6 |
李异庚;;环山行挖穴創紀录[J];中国农垦;1959年23期 |
7 |
吴仁润;卢欣石;;飞机草生物防治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J];中国草地学报;1988年06期 |
8 |
黄榕娣;蔡笃程;;飞机草的生物防除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杂草科学;2009年01期 |
9 |
全国明;毛丹鹃;章家恩;谢俊芳;徐华勤;;飞机草的繁殖能力与种子的萌发特性[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
10 |
唐元华
,郭安惠
,徐仕军;傈傈山寨靠科技致富[J];云南农业;2002年08期 |
11 |
李光义;邓晓;侯宪文;张桂花;李勤奋;;除草剂对飞机草化感作用的影响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2 |
陈进军;李淑红;许璧煜;;飞机草的急性LD_(50)和亚急性毒性研究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11期 |
13 |
和占星,黄梅芬,周自玮;施氮对不同定植年限臂形草草场产量与质量的影响[J];四川草原;1997年01期 |
14 |
张旭;李洪武;吴光明;伴修平;朴虎東;;飞机草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对有毒蓝藻的增殖抑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5 |
王俊峰,冯玉龙,李志;飞机草和兰花菊三七光合作用对生长光强的适应[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年06期 |
16 |
何衍彪,谷文祥,庞雄飞;飞机草和苦槛蓝中的黄酮类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J];热带农业科学;2003年06期 |
17 |
刘金海;黄必志;罗富成;;飞机草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草业与畜牧;2006年12期 |
18 |
张建华;范志伟;沈奕德;刘丽珍;;不同光照率对飞机草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
19 |
贾桂康;薛跃规;;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和防除[J];杂草科学;2010年04期 |
20 |
贾桂康;薛跃规;;飞机草在广西的分布及未来入侵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