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量子点中激子的基态特性及表面修饰对光学性质的影响
【摘要】:ZnO 是一种新型宽禁带直接带隙Ⅱ-Ⅵ族半导体材料,室温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远大于室温热离化能(26meV),因此ZnO 是适于室温或更高温度下使用的高效紫外材料。ZnO 半导体量子点材料与体材料相比具有崭新的光电特性,特别在紫外激光器件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与应用价值,其光电特性与ZnO 的激子特性密切相关,同时由于ZnO 量子点(纳米晶)具有较大的体表比,其表面会存在大量缺陷和悬键。因此,对ZnO 量子点中激子的基态特性及对ZnO量子点的掺杂、修饰后的光电特性进行研究,对ZnO 量子点的理论研究与器件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研究了ZnO 量子点中激子的基态特性,非晶ZnO 向纳米晶ZnO 转化过程,对Mn 掺杂、修饰的纳米晶ZnO 的光学及磁学特性及C 掺杂的纳米晶ZnO 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
1、提出了新的试探波函数,并用变分法研究了ZnO 量子点中激子的基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激子的基态能随着粒径的减小而迅速增大,当粒径减小至ZnO 的激子玻尔半径时,其基态能高出体相ZnO 禁带宽度488meV,约为ZnO自由激子结合能的8 倍,而当粒径较大时,其基态能比ZnO 导带底低65meV,与ZnO 自由激子的结合能基本一致。将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和Y.Kayanuma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无论与实验结果还是与Y.Kayanuma 的计算结果都吻合得很好,说明选取的试探波函数简单有效,可以应用于其它半导体量子点材料中。同时,ZnO 量子点中激子的波函数,随量子点半径的减小变化越来越剧烈,说明量子点所处的环境、量子点表面及掺杂会对ZnO 量子点中的激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量子点表面进行修饰及有效的掺杂是必要的。该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可以用于其他种类量子点基态特性的研究。
2、对非晶ZnO 向纳米晶ZnO 的转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非晶ZnO 对纳米晶ZnO 的表面进行了有效的修饰,并形成三维受限量子结构,提高了纳米晶ZnO 的发光效率,同时观测到新的可见发光谱带,并归结为纳米晶ZnO的界面发光,其发光强度与非晶ZnO 对纳米晶ZnO 表面的作用相关。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粒径较大时,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当粒径较小时,与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偏差,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用电泳法制备了高质量的非晶ZnO、纳米晶ZnO 薄膜,室温下观测到了较强的紫外发射,该方法在材料研究方面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制备了Mn 掺杂、修饰的纳米晶ZnO,并研究了其光学、磁学特性。结果表明Mn 掺杂的纳米晶ZnO 具有较好的发光特性,只有紫外发射,没有可见发射,研究表明,制备样品具有ZnMn 低O/ZnMn 高O 核壳结构,由于ZnMn 高O壳层钝化了ZnMn 高O 核表面,具有较好的修饰作用,提高了载流子的注入水平,并表现出量子尺寸效应。由于Mn 掺杂的ZnO 在稀磁半导体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
|
|
|
1 |
阎研,屈田,王建朝,张树霖,郝少康,X.BZHang,袁方利,黄淑荣;CdSe和ZnO量子点的拉曼光谱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3年02期 |
2 |
马淑芳;梁建;王连红;万正国;刘旭光;许并社;;ZnO六方纳米管晶体的制备与光致发光性能[J];发光学报;2008年01期 |
3 |
危书义;魏玲玲;王雁;;ZnO/MgZnO单量子点内的激子态和带间光跃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4 |
许小亮,施朝淑;纳米微晶结构ZnO及其紫外激光[J];物理学进展;2000年04期 |
5 |
周晓红,赵秀琴;氧化锌光催化降解六种可溶性染料的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6 |
宋洋,阎研,邢英杰,俞大鹏,张树霖;ZnO纳米管的拉曼光谱学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4年02期 |
7 |
吴玮;郁可;朱自强;;基于聚苯乙烯模板的二维光子晶体的制备[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8 |
徐彭寿,徐彭寿,孙玉明,施朝淑,徐法强,潘海斌,施朝淑;ZnO及其缺陷电子结构对光谱特性的影响[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年S1期 |
9 |
蒋向东,张怀武,黄祥成;透明导电半导体ZnO膜的研究[J];应用光学;2002年02期 |
10 |
郭宝增;用全带Monte Carlo方法模拟纤锌矿相GaN和ZnO材料的电子输运特性[J];物理学报;2002年10期 |
11 |
李春萍;郭林;王广胜;吕玉珍;徐惠彬;;ZnO纳米棒的拉曼和发光光谱研究(英文)[J];光散射学报;2006年01期 |
12 |
刘文静
,樊惠玲
,李春虎
,郭汉贤;CO对ZnO脱硫行为的影响[J];太原科技;2001年06期 |
13 |
颜建锋,梁红伟,吕有明,刘益春,李炳辉,申德振,张吉英,范希武;利用P-MBE在Si(111)衬底上生长氧化锌薄膜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4年02期 |
14 |
张萌;王应民;徐鹏;蔡莉;李禾;程国安;刘庭芝;;用锌有机源和CO_2/H_2混合气源PECVD沉积ZnO薄膜[J];光学学报;2006年04期 |
15 |
刘亚明;戴宪起;姚树文;侯振雨;;ZnO(10■0)非极性表面的第一原理研究(英文)[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2期 |
16 |
吴尝;朱克荣;马永青;;固相法制备ZnO纳米晶的变温拉曼光谱[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17 |
郭常新,傅竹西,施朝淑;阴极射线激发下ZnO薄膜室温紫外发光的超线性增长规律[J];发光学报;1998年03期 |
18 |
王志军,王之建,李守春,李玉琴,元金山;固相热分解法合成非晶ZnO及其表征[J];发光学报;2003年05期 |
19 |
陶俊超;孙艳;葛美英;陈鑫;戴宁;;介孔ZnO微球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0年01期 |
20 |
毕冬梅;宋立军;乔靓;胡小颖;赵利军;;双六棱锥状氧化锌的水热制备及其光致发光性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