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及算法融合研究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稀土永磁材料学科、自动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等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效能、高功率密度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正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国防军事等领域的运动控制系统中,以永磁同步电动机为执行机构的全数字永磁同步伺服系统正在逐步取代直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运动系统而成为伺服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受电机多变量耦合性和参数变化、外部负载扰动、恶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获得高性能、宽调速范围的永磁同步伺服系统,必须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模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先进的控制策略与控制手段,使系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扰动能力。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高性能的全数字永磁同步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而展开的,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对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磁过程、矩角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种坐标系下的定子磁链方程、电压方程和电磁转矩方程,为控制策略的分析提供了理论铺垫。目前,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系统主流的控制策略有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和按定子磁链定向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系统地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搭建了id=0的矢量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并对电流环和转速环的PI调节器参数进行了整定,特别解析了电流环带宽和调节器参数的关系。分析了初始零位偏差对转速环性能影响,利用劳斯判据对存在初始零位偏差的转速环的稳定性进行了判定,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零位偏差的增大,转速环的响应性能和抗扰性能将会变差。在总结常用的限幅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限幅方法,理论分析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良性。
对按定子磁链定向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进行了原理性的分析,在常规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的基础上对定子磁链幅值的给定机制进行了改良,仿真表明,这种新的定子磁链幅值给定机制使得电磁转矩的阶跃响应性能达到最优。
分析比较了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和按定子磁链定向的直接转矩控制两种方案的控制结构上的异同点和电磁转矩环的阶跃响应性能,融合二者的优点,研究了按定子磁链定向的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的控制算法,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阶跃响应的优越性。
最后搭建了全数字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并在硬件平台上实现了矢量控制算法、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及融合算法。实验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三种控制算法的优缺点。
设计了21位双通道旋转变压器解码作为全数字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伺服控制系统的反馈通道。实验中搭建测试平台,用自准直仪和多面棱镜对该测角系统精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测角误差均方根值达到20角秒,经系统误差修正后整个系统测角误差均方根值达到9.46角秒。最后本文对测角系统的系统误差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
|
|
|
1 |
陈学明;;双向永磁同步电动机应用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方案[J];微特电机;1987年02期 |
2 |
杨红,王群京;永磁同步电动机瞬态场的有限元动态分析[J];微特电机;1998年04期 |
3 |
陶生桂,袁登科,毛明平;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8期 |
4 |
敖银辉;交流伺服电动机的仿真与DSP控制[J];机电工程技术;2004年11期 |
5 |
盛文杰;余菊峰;王建宽;陈世琪;张东宁;;永磁同步电动机在控制力矩陀螺中的应用[J];微特电机;2011年07期 |
6 |
林志力;;家用电器应用自起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新方法[J];家电科技;1993年03期 |
7 |
吴镝,吴昭文;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永磁同步电动机CAD软件[J];中小型电机;1996年06期 |
8 |
陈鸣,姚有光,唐海源;永磁同步电动机在变频电源供电下的起动[J];中小型电机;1997年03期 |
9 |
白弢
,李旭春
,李鹤轩;基于DSP的磁场定向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J];中小型电机;2002年06期 |
10 |
王旭红
,汪建平;用边界无法改进永磁同步电动机样机的设计[J];电机技术;2002年03期 |
11 |
杜娟,许强,贾正春;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反馈线性化控制[J];船电技术;2003年01期 |
12 |
刘瑞芳,严登俊,胡敏强;永磁同步电动机电磁场计算中定转子空间相对位置确定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3 |
王国良,孙鹤旭,李练兵;广义预测在永磁同步电动机控制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05期 |
14 |
郭熠;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初始位置检测方法[J];微电机;2004年05期 |
15 |
郭熠,夏超英,张振宇;电动汽车车载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位置自检测算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5年02期 |
16 |
黄瑞銮;三相四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研制[J];电机电器技术;1980年04期 |
17 |
叶东,李和明;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有限元法分析[J];河北电力技术;1990年05期 |
18 |
;永磁同步电动机动态性能数字仿真和实验测试系统通过鉴定[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
19 |
程明;;小型同步电动机的发展及其在交流调速系统中的应用[J];电机与控制应用;1991年05期 |
20 |
叶东;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综合设计法[J];微特电机;199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