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耀庭,张世奇,刘金华,魏垂高,孙杰;陆相可容空间变化及层序发育控制因素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1期 |
2 |
许淑梅,翟世奎,李三忠,周立宏;歧口凹陷滩海区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及沉积体系研究[J];沉积学报;2001年03期 |
3 |
施旭东,WilliamE.Galloway;碎屑沉积体系和层序:应用于储集层预测、圈闭和特征描述[J];海洋石油;1999年02期 |
4 |
吴因业;张天舒;张志杰;崔化娟;;沉积体系域类型、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0年01期 |
5 |
杜振川,魏魁生;南海北部湾盆地北部凹陷涠洲组层序地层格架及特征[J];沉积学报;2001年04期 |
6 |
杜振川;南海涠西南凹陷涠洲组层序地层学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7 |
蒋裕强;葛忠伟;沈昭国;;五宝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构造-沉积体系[J];天然气技术;2009年01期 |
8 |
何政权;刘晓博;;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相古地理特征[J];中国井矿盐;2010年03期 |
9 |
朱如凯;赵霞;刘柳红;王雪松;张鼐;郭宏莉;宋丽红;;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沉积体系与有利储集层分布[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1期 |
10 |
沈守文,彭大钧,颜其彬,黄先律,李志军;吐哈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J];沉积学报;2001年02期 |
11 |
陆红梅;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陆相层序地层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0年01期 |
12 |
侯艳平,任建业,张青林,罗家群;陆相裂陷盆地层序地层构成样式分析——以泌阳凹陷核三上段为例[J];地层学杂志;2005年01期 |
13 |
任远;赵亮;牛素莉;;层序地层学新进展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8期 |
14 |
胡宗全,孙立春,刘志飞,时志强;断陷湖盆的沉积层序特征——以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为例[J];矿物岩石;1998年S1期 |
15 |
解习农;松辽盆地梨树凹陷深部断陷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1994年02期 |
16 |
王嗣敏,刘招君,董清水,朱建伟,郭巍;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形成机制分析——以松辽盆地为例[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17 |
李继山,金贤镐;阳信洼陷沙三段火山岩地层的层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8 |
朱筱敏,康安,王贵文,王力清;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02年04期 |
19 |
张世奇,纪友亮,蔡希源,任延广,高岭;陆相湖盆可容空间变化与油气的关系[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5期 |
20 |
潘永胜,胡建中,陈志勇,杨峰;内蒙古固阳地区渣尔泰山群层序地层学研究[J];内蒙古地质;2001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