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凹陷沙三段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砂体发育规律与油气聚集关系
【摘要】:本文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成臧动力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和各种分析测试为技术手段,对惠民凹陷古近系沙三段基山砂体进行了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沉积体系、砂体成因机制以及成藏规律和岩性油气藏预测等多方面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1.初步分析了基山砂体形成的构造动力学机制。本区有三次快速沉积时期,即Es3、Ed和Nm+Q时期,而Esl和Ng期沉积速率较小。东营期以前以构造沉降为主,东营期以后逐渐过渡至以负荷沉降为主。盆地演化也经历了孔店-沙四期沉积斜坡、沙三-沙二期断块强烈活动、沙一-东营期断块活动复杂化和新近纪拗陷等4个阶段。断层活动速率研究表明,东营期断裂活动强度大于沙一期,而非前人认为的沙一期断裂活动强度大于东营期。
2.通过对基山砂体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布特征、地震相特征和测井曲线特征等研究,提出基山砂体发育一套三角洲-滑塌浊积沉积体系,可划分为5种成因类型,每一种滑塌浊积岩又可划分出4种沉积物类型。基山砂体发育6期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主要分布在田14-商548-商744-商15-线和夏90-夏13-夏4-夏5之间。
3.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可划分为一个二级层序,进一步可细化为4个三级层序,分别为沙三下亚段下部层序、沙三下亚段上部~沙三中亚段下部层序、沙三中亚段上部~沙三上亚段下部层序和沙三上亚段上部~沙二亚段层序。基山砂体位于沙三下亚段上部~沙三中亚段下部层序下降半旋回和沙三中亚段上部~沙三上亚段下部层序上升半旋回,可细化为6个准层序,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岩主要发育于Ps4、Ps4、Ps6准层序。
4.本次工作详细总结了该区油气成藏条件,提出基山砂体存在侧向运移成藏、垂向运移成藏和复合运移成藏等3种成藏模式,发育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构造-岩性油气藏三种油气藏类型,其中构造、构造-岩性复合油藏多发育在砂体分布区内的二级断裂坡折带,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三级断裂坡折带。
5.指出了基山砂体下一步较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包括田家地区充填浊积岩、孟寺低隆起的砂岩透镜体和商64断裂带多种类型砂岩圈闭。
|
|
|
|
1 |
孙钰;钟建华;姜在兴;王志坤;高祥成;;惠民凹陷基山砂体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2 |
赵密福,信荃麟,刘泽容;惠民凹陷临南洼陷滑塌浊积岩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年05期 |
3 |
张宇,邱桂强,李趁义,范存堂;惠民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岩性油藏勘探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2期 |
4 |
杨俊生;樊太亮;;惠民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沉积体系[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4期 |
5 |
杨剑萍,操应长;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基山砂体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6 |
谭丽娟,蒋有录;渤海湾盆地东营—惠民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和油气富集控制因素[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04期 |
7 |
许卫平,田海芹;东营凹陷—惠民凹陷孔店组层序地层学研究与油气勘探[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0年06期 |
8 |
许建华,王宁,韩荣花;惠民凹陷唐庄地区油气地质条件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年04期 |
9 |
王冠民;惠民凹陷沙一段碳酸盐岩的早期成岩作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0 |
王吉升,付金华,何瑞武,田世澄;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资源评价及勘探潜力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年05期 |
11 |
杨剑萍,操应长;惠民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四段下部洪水-漫湖沉积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12 |
陈永红,林玉祥,姜慧超;惠民凹陷含煤地层生气潜力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3期 |
13 |
徐刚,王兴谋,邱隆伟,姜在兴,操应长;惠民凹陷商741井区火成岩储集层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3期 |
14 |
赵阳,刘震,戴立昌;惠民凹陷临南地区油气输导系统及油气运移特征[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5 |
张莉,钟大康,朱筱敏,张琴;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特征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6 |
杜晓峰,范土芝;惠民凹陷流体势分布特征与油气运聚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1年03期 |
17 |
宋全友;秦勇;;惠民凹陷深部煤层含气性预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6期 |
18 |
陈世悦,杨剑萍,操应长;惠民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两种滩坝沉积特征[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0年03期 |
19 |
杨剑萍;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上部的风暴重力流沉积[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20 |
杨剑萍,姜在兴,陈发亮;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以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为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1期 |
|